財政儲備開源 主權基金可諗

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的財政赤字及債務危機揮之不去,歸根究柢是財政長期入不敷支。反觀個別北歐及亞洲國家例如挪威及新加坡,多年前成立了主權基金,長久錄得回報,不但能保值增值,更可幫補政府財政。

難怪有本港銀行界提議,香港亦可設立主權基金,既可增加投資收入、應付政府開支,亦可釐清目前金管局兼負監管及投資的雙重角色。不過,動用公共財富進行投資時,必須萬分審慎。

香港一向秉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原則,結果出現坐擁龐大財政儲備,卻經常「呻窮」的怪現象。無可否認,香港的競爭力正隨環球經濟版圖變化而受到挑戰,人口結構改變亦加重了社會醫療等公共開支,如何開源成了關注點。其實,龐大的財政儲備,本身就是可以被有效運用的資源,只要多花心思,加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本事,用來投資生財有何不可。

截至去年十一月份外匯基金總資產增加至近三萬億元,當中財政儲備有約七千億元,政府的底子似乎十分豐厚。當然這筆巨額資金需要分為不同用途,例如部分要用於穩定港元匯價,不能隨便動用,但政府的財政儲備應不涉這方面功能,如果長期擺着不用,無異於一潭死水,應該動用一部分來增加回報,彌補過度依賴稅收的局限。

目前香港政府的收入來自三大方面,直接稅、間接稅及非稅收收入,佔收入最大部分的是利得稅及薪俸稅,約佔四成,其餘六成是賣地收益、印花稅、物業稅等,跟經濟波動關係較大。如何穩定收入及擴大稅基,多年來不乏討論,但任何加稅或擴大稅基的動作都是牽一髮動全身,對經濟亦有機會造成擠出效應的負面影響。

世界上的主權基金通常由政府設立,從財政盈餘、儲備撥出資金,投資於各式金融類資產,由獨立的官方投資機構管理。據一間資產管理公司的調查,去年全球主權基金規模已超過六萬億美元。投資類別亦由以往偏重長期投資及穩定回報,趨向更多元化,由股票、債券及房地產到私募類別、基礎建設及採用對沖策略、商品期貨等另類投資,投資領域盡見其蹤迹。

如果香港能成立類似主權基金的投資機構,可開闢財政收入來源,更有助解決金管局既要負責銀行監管,又要在金融市場尋求投資回報,面對「監管兼自管」的矛盾。由於投資收入以往佔政府收入不多,未來如能增加相關比重,應可減低加稅壓力。不過,投資回報從來沒有保證,主權基金始終是公共財富,要同時平衡市場風險及透明度,管理及執行的細節敏感非常,實在要周詳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