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財奴:因新經濟之名炒作

近日,最叫自己動氣的炒作藉口,肯定是「新經濟」!

其實,甚麼算是新經濟?相信大部分香港股市投資者,會第一時間答我,科網股所代表的,不就是新經濟嗎?所以,已上市的騰訊(00700),固然是新經濟股份。連擾攘很久,不知最終能否成功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其所代表的經營模式,其實亦算得上是新經濟。又或者你會答我,「新」當然是跟「舊」去對比,從前沒有的,就應該是「新」了!就一如,「年青」跟「老年」一樣的對比,是那麼的明顯!但「新」始終會變「舊」,而且「新」並不代表一定會比「舊」的好。

記取科網泡沫教訓

即使一個「新」事物和行業興起,亦不代表它不會被下一個「新」所取代。電燈、鐵路、汽車、石油的發現和應用、電腦、個人電腦面世、手提電話、互聯網等等事物和其相關行業,都曾被視為高科技、新事物,甚至被浪漫擁護者美名為其時的「新經濟」,最後它們都不會是「新」。

二○○○年前後,科網泡沫爆破給股市投資者的教訓是,長久沒有盈利的公司,最終都會消失。你可以短線投機於所謂「新經濟」股份,但買入處於虧蝕狀況後,以「新經濟」為藉口,哄騙自己忽視公司是否能最終獲利、持有下去,是毀滅自己財富的最佳途徑。

所以,大家相信IGG(08002)能獲得騰訊作為其電子遊戲的分銷渠道,便能穩坐「新經濟股份」新貴地位的話,我不敢苟同。

有沒有例外?有!那就是經歷了二○○○年科網浪,仍然存在的美國巨企「亞馬遜」。由網上賣書,變成線上賣電子書、賣電子版音樂和電影。再建數據中心、物流中心,創辦並擁有全球第四大平板電腦品牌(Kindle);再演進而成為人人的網上購物平台,就只差沒有像「阿里巴巴」般搞網上金融。

創辦近19年的亞馬遜,基本上都未嘗持續賺錢。其實,去年亞馬遜仍然虧蝕近3,900萬美元,這跟教主去世後,天天被罵今非昔比的蘋果電腦同期賺420億美元相比,簡直荒謬!

事實上,蘋果這一年所賺,就是亞馬遜創辦至今所賺總和的22倍。更荒謬的是,投資者給亞馬遜的市值,竟然超過賺大錢的蘋果電腦的四分之一,這也是很多香港扮新經濟股份,所朝思暮想的吧!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