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財奴:信達與恒指兩萬六

在二○一四年,中央政府最重視的經濟問題,我認為是處理地方債,這絕對是個牽一髮動全身的問題!

地方債爆煲,整個中國銀行體系就有可能被骨牌效應壓倒。當然,以現今中國人民存款比率之高,而系統中亦沒有像金融海嘯前美國金融體系般,患有嚴重的衍生工具加高度槓桿交叉感染,這問題是相對容易處理。

事實上,信達資產(01359)整個招股活動,以及上市之後的股價表現,令我更相信中央政府已找到甚有實力的外資搭檔,一起去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要說一下,自己對中央讓信達上市背後打算的推測。

國企改革多年,雖然未至於盡善盡美,但大部分已改組過的中央級、部級、省級與直轄市級國企,仍不至於再次淪為不良資產。所以,信達未來收購的不良資產項目,坊間推測都會來自中央為應付○八年全球金融海嘯、針對性推出的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的爛尾項目。尤其是,一些較次級省市的基建相關項目。

不過,爛尾並不代表這些項目就沒有商業可行性。假若大家不太善忘,在上屆領導班子較後執政期,除民企因收緊信貸而被迫去借高利貸外。事實上,一些地方基建項目如城軌等,部分在啟動後亦因後續資金不繼,而被迫暫停或爛尾。這基本上與項目的商業可行性,無絕對關係。

協助解決地方債

假若信達挑有可行性的項目,為其籌措資金,讓項目重新啟動,對地方和信達來說絕對是雙贏。當然,項目相關的中央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若能將項目的規範放寬,就自然會令項目更有吸引力和回報了!再透過三中全會所述的金融改革,自貿區和人民幣國際化,信達亦可以與有興趣和擁有大額人民幣的外資金融機構,聯手幫這些項目在內地發債。

這變相亦是幫地方政府發債,盤活其資金,有助地方政府改善資金流。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在信達上市前,有那麼多外資金融機構不惜代價都要入股,作策略股東或基石股東。當中包括渣打集團(02888)和飽受美國追收國民逃稅困擾,而又在歐洲甚有債券買賣規模的瑞銀(UBS)。

假如循陰謀論去想,她們都像是被美國金融監管當局刻意拿來祭旗的對象,現在同仇敵愾,幫中國搞活搞好理論上規模大得多的債券市場,不是又可以報復兼賺錢嗎?就是相信地方債問題能解決,最少內銀股能重展中度升浪,我才會說明年恒指有可能見26,000點。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