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歐美一代不如一代

近年移民話題再次在香港引起關注,若要數最熱門的移民國家,相信美國和歐洲必定有份。西方國家一向給人生活質素高和福利好的印象,不過,時至今日,西方人已對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失去信心。

收入下降 國民悲觀

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於今年進行一項調查,訪問了39個國家的人民,看看他們是否認同「小孩未來的生活會比他們的父母更好」。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下一代會生活得更差。

歐洲國家的受訪者則更悲觀,只有9%的法國受訪者和17%的英國受訪者認同,下一代會生活得較好;即使在當中經濟最強勁的德國,亦只有28%受訪者贊同。

其實西方國家對未來失去信心的主因,無非是收入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下降作怪。以美國為例,有研究公共政策的學會發現,國內達工作年齡的男性工資水平,經通脹調整後,由七十年代起下跌了兩成。加上美國上調最低工資政策一直只聞樓梯響,當然影響國民生活質素。

德國與美國正面對同一困境,為降成本從而刺激出口,德國勞工市場聘請大量臨時工,又將工資維持於特定水平之下,因此只有小撮人享受到經濟成果。

至於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則因為在金融海嘯中重創,政府被迫削減大量福利以維持收支平衡,令國民頓時缺乏生活保障,對未來沒期望。

李宏博相信,若西方政府繼續任由人民喪失信心,惡果最終只會回到政府身上。

WORLD 李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