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加人工 量寬恐要減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有所謂「三支箭」振興經濟,第一箭是量寛印銀紙製造百分之二通脹,第二箭是額外財政刺激,而被視為重中之重的第三箭即結構改革至今仍未見影。現在除了期待第三箭之外,看來還需要第四支箭,就是盡快加薪。不過,加薪不僅是支箭,也是一把雙刃劍,如追不上通脹,振興經濟將功虧一簣;如加薪產生效果,又可能刺激通脹預期,搞得不好變成滯脹。無論哪一種境況,結果都要減慢量寬力度。

根據官方昨天公布的數據,日本打工仔的收入,在撇除超時補水及獎金之後,基本工資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零點四,連續第十七個月下跌。其實,就算計入補水和獎金,現金總收入亦不過輕微增加百分之零點一而已。雖然日本經濟及股市似有點起色,但打工仔顯然未真正受惠,因為補水及獎金極不穩定,基本工資才算保證有錢落袋。

另一方面,日本的通脹繼續上升,十月份撇除新鮮食品的核心通脹率為百分之零點九,如果再撇除能源價格,通脹率仍達百分之零點三,屬十多年來最高。市場對通脹回升並不意外,但多認為是印銀紙令日圓匯價大幅貶值,能源進口價格大升所致,理應屬輸入性通脹。可是在撇除能源價格變動後,通脹仍然顯著,反映漲價壓力也有來自內部,與進口關係不大。

勿睇小零點幾個百分點的通脹率,在打工仔薪金不升反跌之下,等於實質購買力被削弱,是變相減人工,後果非同小可。日本經濟結構中,消費佔極高比重,實質購買力下降肯定會打擊消費,當這一瓣出問題,又如何振興經濟呢?在理想情況下,通脹溫和上升、經濟穩步成長、收入得以改善,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否則就算成功製造通脹,經濟也不見得會自動好起來。

可惜加薪並非話咁易。日本出口企業毫無疑問受惠日圓匯價大幅貶值,收入明顯改善,坐擁大筆現金,卻不太情願調高基本工資。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圓匯波幅甚大,投機炒作有時比基本因素更關鍵,一旦掉頭升值,變成見財化水,歸根究柢,始終要靠結構改革來提升競爭力。那麼由公務員帶頭加薪又如何呢?日本政府債台高築,明年還要加消售稅來減赤,看來亦是力不從心。

在巨大政治壓力下,企業無論如何也要有表示,可是打工仔薪金上升並非沒有風險。工資是推高成本的重要動力,成本上漲則會刺激通脹預期,就算實質通脹率仍低,只要預期一旦形成,市場利率便有上升壓力,對國債及財赤相當不利。日本央行很明白箇中風險,部分官員擔心兩年內實現百分之二的通脹目標太進取,就是怕通脹升得太急,其他環節跟不上,變成滯脹,寧可把目標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