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入行不久,就開始在媒體上做股評,漸漸亦因而對媒體操作有點認識。在親嘗三次股災後,自己時不時也覺得,在營造股災前必須的大型泡沫方面,媒體就算不是主謀,也是一個主要幫兇。
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耶魯大學名牌教授席勒上周出席一個會議時提到,真正具備現代形態的報紙,大約在一六○○年前後出現於荷蘭,這亦是近代泡沫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發生的相約時段。雖然年代久遠,難找具體證據,但席勒認為泡沫期中的大幅波動,往往是社會整體心理所牽引。單純由人與人之間口語相傳,而缺乏一個像報紙般充分武裝的傳媒去帶領,基本上是難以形成泡沫的。
要更多例子嗎?電台廣播於一九二○年時代面世,美國人首次被大氣電波,無形的聯結在一起,同時吸收新思想。當中當然包括,由史密斯(Edgar Lawrence Smith)於一九二四年所寫的《Common Stocks As Long Term Investments》一書,提及投資股票能對創富帶來的力量。
美股歷史上,第一個超級泡沫亦由電台廣播後慢慢形成,繼而忽然爆破成大股災。在七十年後面世的互聯網,有異曲同工作用。今次被無形地聯繫在一起的人更多,幾乎是全人類。我們同時分享及暴露在更多傳統傳媒沒有報道的知識和資訊中,令人更容易覺得自己掌握了世界一舉一動,高漲的自信很易演變成盲目的樂觀情緒。七年之間美股升了近三倍,最終更大的科網泡沫形成,更變成另一個投資史上叫人心痛的歷練。
美國樓市泡沫,及之後的次按風暴,亦見傳媒的黑手影。由一八九○至一九九○年間,經調節過通脹效應後,美國全國性樓價基本上持平。席勒翻查這百年間的報張報道,除了在建造業行業專門刊物,基本上都沒有提及房價。買房子,似乎只是平常人成立家庭中的一個過程。
直至到千禧年後,媒體對房價上升的報道開始井噴式增加,至○五年中,由報章到網路,再到電視,都充斥了以買房作為投資的各式報道。《時代雜誌》在當年的六月更有一期封面以「$」取代了英文字母「S」,大字標題寫着「Home $weet Home」!而美國樓價就幾乎在那一刻見頂。
亦有論者認為,這有可能是另一個雞和雞蛋的問題,亦即是說泡沫出現在先,媒體才被迫跟進報道。但我則仍然堅持,媒體為幫兇的看法。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