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制度殘廢導人向惡

當環球市場浸淫在中央銀行大印銀紙製造的巨大資產泡沫之際,商品大王羅傑斯再次表現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本色,高喊廢除美國聯儲局。他批評整個世界浮游在人工製造的銀紙海洋上,史上前所未見,現在縱然很快樂,但總有乾涸的一天,與其任由官僚亂搞,不如把中央銀行廢掉,由市場決定貨幣政策好過,反正以往沒中央銀行的年代,生活一樣過得很好。

這不是羅傑斯首次高喊打倒聯儲局,在○八年被問及「假如我是伯南克」時,他斬釘截鐵地說會廢除聯儲局,然後辭職。這番話無疑有點譁眾取寵,卻並非毫無道理,因為他認定當時的寬鬆政策長遠是行不通的。當然,伯南克的做法打破傳統,改變了市場遊戲規則,確實令很多投資大鱷及對沖基金陣腳大亂、無啖好食,羅傑斯嚴詞批評,不排除有私心。不過,有一點千真萬確,就是中央銀行制度殘廢!

近代金融學說普遍認為中央銀行很有價值,因為很多學說把金融體系視為一台機器,中央銀行行長的角色就像工程師,透過觀察不同經濟數據,判斷這台金融機器是否運作良好。如發現有問題,便要立刻添加潤滑劑,即是調整指標利率收水放水,令機器回復正常。正因為機器有客觀的操作指南,只要中央銀行能獨立運作,由專家坐鎮,金融以至經濟便會欣欣向榮。

可惜現實絕對沒有這麼理想,在金融海嘯後,缺陷更加表露無遺。首先,央行行長就算學識淵博也不是聖人,一樣有私心和高估自己,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從神壇掉下來便是寫照。其次,中央銀行從來不是獨立個體,沒有可能不考慮政治需要,一些行長本身更是政客出身。第三,貨幣政策威力被過分吹捧,實際往往後知後覺、賊過興兵。最後,中央銀行不會不考慮市場情緒,承擔不起與市場對着幹的代價。

環顧世界上的中央銀行,大概可歸納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的代表是美國聯儲局,表面上十分獨立,實際很會配合政府及市場需要。第二類代表是中國人民銀行,被說成是央行有點過譽,實際是政府眾多部門的其中一個,負責執行中央決策而已。第三類代表則非香港的金管局莫屬,被視為央行,感覺飄飄然,可是貨幣政策早已拱手讓人,除了等運到便沒甚麼可做。

雖然中央銀行的地位與能力不符,但要把這制度廢除,恐怕是癡人說夢,為羅傑斯爭取眼球而已。自從講個信字的「法定貨幣」大行其道,手上的鈔票均由中央銀行背書,在銀紙印到氾濫成災的今天更加無彎轉,已成為「大得不能倒」的極致,把投資者帶進巨大泡沫中。不過,不要寄望將來能安然從泡沫中脫身,因為中央銀行根本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