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磅新股信達資產管理挾着內地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名,未招股已火爆。如以散戶心態分析,單是基礎投資者陣營星光熠熠(包括中資背景的國壽集團、平保集團、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挪威央行、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橡樹資本等),已夠賣點認購。
惟筆者抽新股與否,事先必做足功課,看清行業前景與公司質素,以免「踩中」地雷,信達資產亦不例外。信達是內地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資管)之一,控股股東是財政部,其餘三家為華融、東方、長城。國有資管公司成立之初具有政治使命,為國家效力,專責收購銀行業剝離的不良資產,以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在一九九九至二○○○年,四大資管先後收購四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1.4萬億元人民幣,令四大銀行不良貸款率一次性下降近10個百分點,至今已累計收購原值超過3.1萬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資產。
資管公司運作方法是對銀行(或企業)出售的不良資產作盡職調查,評估資產回收率、定價及如何對資產進行管理等,成功競投後,透過債務追償,或資產管理、轉讓、租賃、重組等,提升資產價格及回收現金。
在九九年政策性業務階段(○四年商業化轉型階段開始,一○年為全面商業化階段),則會對部分發展前景良好,但陷入財政或經營困難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由債轉股(將從不良貸款取得的債權轉為對借貸公司的股權)。因此,資管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應收款類不良債權收入、不良債權公允值變動(沒有現金流入)及投資收益(如出售不良資產所得),最大風險為資產變為壞帳,出現減值損失。
信達為四大資管之首,綜合市佔率達35.5%,其中商業化不良資產佔比達42.1%。其資管業務逐漸擴展,現為四大資管中唯一可收購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如應收帳款、工程款項)。今年上半年不良資產經營佔稅前利潤之72.3%、投資及資產管理佔22.3%、金融服務佔5.5%,六月底不良資產平均稅前淨資產回報率為30.4%(一○、一一及一二年分別為43%、44.5%及31.4%),為行業中偏高水平,而成本收入比率為24.3%。
展望未來,內地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已連續八個季度增長,而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房地產貸款、非金融類企業之不良資產亦有上升趨勢,行業發展潛力可期。但須留意,非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在定價、管理及處置度都較高,加上企業誠信問題,增加進行盡職調查的難度,因此業務拓展風險要留意。
此外,資管公司把早年回收之部分債券轉為股票,加上非上市債轉股合約資產中,以煤炭、化工、重工業等為主,因此股市及周期性行業盛衰亦對其盈利有影響。
新鴻基金融高級證券分析員 李惠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