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收費披露 研「貼市」

現時強積金收費的基金開支比率(FER),沒有計及受託人給予計劃成員的基金單位回贈優惠,因此業界建議可設立多一個參考指標。積金局證實,正考慮檢視有關回贈資料披露的安排。不過,有市場人士擔心,指標或會出現偏頗。

半自由行減費效果不彰

所謂「基金開支比率」,即是基金總開支佔基金資產值的百分比,由於會計問題,一般較實際情況滯後約半年至一年。

此外,強積金實施半自由行起,至今年十月底止,積金局公布的FER僅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72%,與當局原期望於五年後實現FER達1%之目標相距甚遠。不過,信託公司基金單位回贈未反映於FER之內,意味實際數字未必如1.72%般高。

業界籲另設扣回贈指標

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表示,即使信託公司只向部分忠誠度較高,又或因應推廣而提供基金單位回贈優惠,依然是「真金白銀回饋客戶」,建議當局可設立多一個扣除紅利回贈的FER供市民參考。

交銀信託行政總裁李紹基透露,積金局曾向信託公司了解基金單位回贈資料,估計是研究如何將之反映在FER之上。

對於業界希望將基金單位回贈反映在FER之上,積金局回應時表示,正考慮檢視有關回贈資料披露的安排。對於新安排的實行方法,受託人業界普遍認為多設一個參考指標較為折衷,以免影響原有FER。不過,有市場人士擔心指標會出現偏頗。

大戶有着數 恐以偏蓋全

駿隆集團行政總裁蕭美鳳表示,若計劃成員之僱主具規模及議價能力,往往較中小型企業僱員多獲達0.6個百分點的基金單位回贈,參考指標未能適用於全部計劃成員。

她又說,現時新計劃或新基金僅需在兩個財年後公布FER的做法不貼近現況,建議受託人及積金局盡量縮短上報FER的時限,令低收費且具規模之基金的FER可盡早反映出來。

積金局發言人表示,如果基金單位回贈僅給予個別的計劃成員,有關回贈只會反映於該名成員的帳戶內,而非整個基金的開支比率。換言之,如果計劃成員想了解其計劃的基金開支比率,便捷方法依然是查閱其個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