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全球銀行業的金融穩定委員會公布最新檢討結果,把中國工商銀行列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是唯一新貴,要增加額外緩衝資本及接受更嚴格監管。中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中行在兩年前已成為首批上榜銀行,現在再添一家,比例不能說低。中行入圍源於早年近乎壟斷外匯業務,與國際淵源很深;而工行不甘後人,相信與近年大舉海外併購有關,上榜可視為已進身大型環球銀行。不過,如中國先賢所說,小心福兮禍所伏。
所謂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指在金融市場中擔當關鍵角色,一旦出事將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害,不僅影響本土,更會波及全世界,用流行的講法即是「大得不能倒」。因此,市場有意見認為一家銀行得到這標籤絕對是江湖地位的象徵,意味着有政府提供安全網,更容易獲生意夥伴信任,籌集資金更加方便。可惜,這想法未免膚淺。
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的評估方法,大致有五項標準,包括全球活躍度、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及複雜性。工行雖然是全球市值最高、賺錢能力最強的銀行,但市場基本在中國,因而之前沒有上榜。不過,隨着近年積極收購外國銀行,開始活躍於環球市場,加上內地銀行業競爭激烈下,各式各樣的表外貸款應運而生,令整體業務變得複雜,相信是被歸類大得不能倒的原因。
從中不難看到,中國銀行業正重複歐美「大型環球銀行」以往的發展路徑,透過收購合併把業務和網點迅速擴展至全世界。此外,在銀行業步向開放和市場化之下,內地銀行亦發展出像當年歐美同業趨之若鶩的影子銀行業務。值得注意的是,五年前金融海嘯的根源,正是一些環球銀行體積過大,結構過於複雜,策略過於進取,加上業務分散世界各地造成監管漏洞,結果闖出大禍,要靠政府打救,只好還原基本步,收縮非核心業務,大幅撇帳和增資。
中國的銀行在金融海嘯後紛紛高喊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執平貨,再有銀行被列為具全球系統重要性,正是這過程的佐證。由於中銀監對內地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規定高於國際監管水平,短期而言對上榜銀行不會構成增資壓力,卻絕不等於無代價,未來要受國際監管,企業管治、合規及訊息披露成本肯定比以往高得多,而且將來要增資,如果只能按例採用普通股,麻煩大得多。
兩年前首批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面世時,巴塞爾委員會的官員曾批評一些人以為銀行上榜是身份象徵屬大錯特錯,因為新監管要求的目的是降低銀行業的複雜性和殺傷力,否則便是新規例失敗,因此無緣入圍對金融機構才是好消息。那麼工行上榜是福是禍,不妨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