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縱容美國胡混

美國的財政預算僵局及債務違約危機,到最後關頭似是化險為夷,實際只是設定兩條新的死線,把危機推遲幾個月,鬧劇很快又會重演,難怪市場的興奮情緒只是曇花一現,美股事隔一天已回軟,環球股市更是提早反高潮,因投資者終於明白真相。今次的罪魁禍首毫無疑問是只顧搞對抗的美國政客,但市場縱容他們有恃無恐地鬥到最後一刻,同樣難辭其咎,往後肯定會去得更盡、鬥得更癲。

回顧歷時近兩周的危機,市場根本沒有當一回事,一開始便認定民主共和兩黨最終必定妥協,讓政府重開及提高發債上限。期間,美股縱然曾經下挫,很快便反彈,嚴格來說是反覆向上,並沒有出現恐慌拋售,自然不能給予朝野政客任何壓力,逼他們盡快妥協。尤其諷刺的是,國會參眾兩院投票通過所謂的折衷方案後,美股一度急升兩百點,無異於為搞事的政客拍掌歡呼、既往不咎,只怕會造成更壞的印象,無論如何對抗,也不用擔心市場大冧。

債市的情況亦不遑多讓,雖然違約恐慌揮之不去,評級機構更警告有可能下調美國主權評級,但債市卻相對平靜,只有死線前後到期的短期國債孳息較為波動,其他似未受影響,同樣給予政客錯覺,以為不會有嚴重後果。

中國作為美國的最大海外債主,態度亦相當溫和,官方只像例行公事一樣提醒美國不要違約,而且就算真的違約,只要繼續支付利息便可,要求非常之低。在美國國會投票之後,中國外交部隨即表態收貨,這樣怎會有震懾力!其實,中國的底牌早就被人睇穿,兩年前的上一次違約危機,官方也曾義正詞嚴教訓美國,大批智囊學者更要求減持美債,結果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不減反增。最大債主也只能虛張聲勢,美國政客怎會重視呢!

其實,縱容政客玩嘢,背後還有一個市場幫兇,就是聯儲局。市場原本預期聯儲局九月開始退市,結果因為財政及債務危機殺到而出乎意料地推遲收水。當然,聯儲局有穩定經濟的責任,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不能坐視,要隨時準備放水應付經濟轉壞,卻間接為民主共和兩黨的政治鬥爭提供安全網,就算拖累經濟也無所謂,因為總有人收拾殘局。

雖然投資市場避過一劫,美國政府半癱瘓卻造成二百四十億美元經濟損失,違約危機也令原本等同現金的短期國債變得有風險,影響市場流動性,都是對經濟的實質破壞。因此市場應該給予壓力,要求美國就財政及債限達成長遠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假妥協,否則投資者面對的結果只有兩個,其一是死線一條接一條、煩擾永無休止;其二是政客愈鬥愈盡、終於擦槍走火觸發黑天鵝式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