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看似平平無奇的嬰兒奶粉,弄出牽連甚廣的風波,搞到香港人要「光復上水站」,政府要制訂「限奶令」,內地官員更以傷害了大家感情來評論事件。限奶令後,香港的媽媽安心了,但內地奶粉的另一波才剛開始。
為一口奶粉,內地家長四處瘋搶,香港之後,遠至美國及澳洲等地相繼淪陷。瘋狂背後凸顯兩大問題,一是內地食品安全令人擔心,二是一直佔據高端奶粉市場的進口奶粉壟斷,售價過高的積習。
八月初發改委高調宣布共六家奶粉商,涉及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共罰約6.7億元人民幣,成內地反壟斷史上最大宗罰款。罰款的阻嚇作用始終有限,要處理進口「洋奶」高價銷售外,更具深度的政策遲早要有。
近周屢有傳聞話工信部已完成嬰兒奶粉行業的重組方案,定下首批扶持行業名單,涉及5間奶企,提供多項優惠或補貼。
去年,外國品牌美贊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已佔去近半市場份額,集中度成為國策需要傾斜的理由,若未來進一步放寬一孩政策,邢理強覺得被視為嬰兒必須食糧的奶粉又是「戰略必需品」,扶持本土企業事在必行。
政策未到,幾隻沾上邊的奶股蒙牛(02319)及合生元(01112)已被搶高,連百億元集資的輝山乳業(06863)都湊熱鬧,搶奶粉之後出現搶奶股現象。搶攻一輪,一二年市盈率飆高至三、四十倍,拋離只有10倍的恒指,風險也愈搶愈高。
INVEST邢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