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殘玩死經濟 美國害人不淺

剛踏入十月這個傳統上較波動的月份,美國便因為民主共和兩黨既未能在國會通過新一年度財政預算,又未能為臨時預算達成共識,令政府局部關閉。市場反應尚算平靜,相信是投資者仍然認為朝野政黨總不可能如此不理性地自相殘殺,讓政府癱瘓的鬧劇持續下去,並且任由經濟受衝擊,因此危機應該很快會解決。

可是兩黨的立場愈見極端,拉倒財政預算恐怕只是前菜,十月十七日發債觸頂無法提限,導致債務技術性違約才是主菜,將對環球經濟造成更大傷害,真是害人不淺。

美國政府局部關閉會損害經濟,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於有八十萬名公務員要被迫放無薪假,意味着他們要暫時勒緊褲頭減少支出,因政府服務暫停而受影響的工商業投資,更是不計其數。因此,市場估計如果政府關閉三星期,今季經濟增長將減少零點五個百分點;拖延到十一月二十八日感恩節,增長將減少一個百分點;若然吵鬧到年尾,更會損失兩個百分點的增長。

大家切勿小看這些數字,因為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才只得百分之一點八,如果政府長時間癱瘓,經濟增長勢將陷於停頓,是拉倒財政預算的結果。不過,惡果肯定遠超於此,因為殺傷力更大的發債上限到頂,只剩約兩星期,按目前形勢,及時提限機會渺茫。美國政府不能加碼舉債,一方面難以為舊債還本付息,另一方面則不能為財政赤字籌錢,屆時更加無錢可用,後果比暫時關閉政府部門更嚴重。按二○一四年度財政預算,赤字約七千四百億美元,相當於GDP的百分之四點四,這筆開支無着落,經濟豈止停頓,更會滑向衰退。

在經濟層面上,不要以為這只是別人的家事,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品進口國,也是最大的投資市場,惡果將會向全球擴散。

一旦美國經濟轉差,意味着消費需求會轉弱,首當其衝的必然是與美國貿易關係密切的出口大國,歐洲和中國將被拖累。當中國出口受影響,背後關係密切的眾多原材料輸出國,例如澳洲、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也會跟着受害,形成一連串的負面骨牌效應。

從投資角度看,經濟轉差的預期,很快便會反映在股匯市之上,這在二○一一年的上一次債限僵局時已經歷過。今次不同的是,美國國債未必會像上一次仍受避險資金追捧,而且在短短兩年之間,一而再瀕臨甚至出現債務違約,實屬前所未見,美債是否還能保住「無風險」的生招牌?當債主要求更高的收益率補數,美國就算最終成功提高債限,利息負擔也會加重,持有美債的外國政府、央行更會無辜蒙受債價下跌的損失。

政治的本質應是尋求妥協而非鬥個你死我活,很多投資者因而估計,美國的財政及債限僵局不會拖延很久。不過,朝野兩黨目前叫價之高,根本沒有商量餘地,因此必須要為可能出現最壞的結果做好準備。

市場可聊以自慰的是,政府關閉將無法如期公布最新就業數據,聯儲局在十月底開會議息時難以對經濟狀況做準確評估,也就不可能作出減少買債的決定,市場繼續有QE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