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駐自貿區 內銀過敏

國務院昨日正式公布上海自由貿易區方案,透過兩至三年的試驗期開放金融創新。而積極部署的內銀率先傳來佳音,浦發行已獲中銀監批准在區內設立分行。有報道指,現時已有八家內銀爭相搶駐自貿區。然而,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稱,外界不宜對自貿區的金融措施有過多期待,明言不同意在區內完全開放利率。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包括探索市場引頸以待的資本項目可兌換及利率市場化,更推動金融業向民營資本及外資全面開放,允許設立外資和中外合資銀行,以及內銀可開辦離岸業務。

東方匯理高級策略師張淑嫻表示,儘管方案允許內銀在自貿區參與離岸人民幣業務,但並非市場期待的開放在岸人民幣業務,仍須密切關注資本項目開放和利率市場化的時間表。

彭博社調查12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的意見,其中7個認為待一六年中國才會撤銷存款利率管制。

浦發行獲准設分行

走向國際市場的商機吸引內銀紛紛爭取在自貿區「插旗」,中國《證券時報》指,浦發行已獲批在區內設立分行,《經濟參考報》亦指出,中國銀行(03988)的自貿區申請亦將獲批,隨着兩行分行獲批,首批設立分行的銀行試點將告一段落。而有報道指目前已有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以及招行、浦發行、平安3家商業銀行,即合共8家內銀提交了在自貿區開設分行的申請。

滬港金融加強合作

上海自貿區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對資本的管控,在開放和風險管之間取得平衡,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表示,從其他地區經驗看,跨境套利將導致資本管制失效。除非上海自貿區能夠分辨套利資金,否則套利活動將無助實體經濟,甚至可能威脅整體金融系統穩定。

上海自貿區將於明日掛牌,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將密切留意具體落實方案的制訂和公布,評估對香港金融服務包括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可能帶來的機遇,進一步加強滬港之間的金融合作。香港扮演着「先行先試」的角色,可以憑着先行者和自身的優勢,提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

銀行公會主席洪丕正表示,中資及外資行可在自貿區共同協助中國金融改革及人民幣國際化,對於香港及新加坡等離岸人民幣中心有幫助。

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亦表示,新成立的自貿區並不構成零和遊戲,預計將創造更多發展機遇、更巨大和多樣化的資產池,均會令香港受惠。

上海自貿區重點開放措施

‧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深化國際貿易結算中心試點,拓展專用帳戶的服務貿易跨境收付和融資功能

‧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先行先試

‧鼓勵企業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

‧允許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

‧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

‧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權比例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准入限制(銀行業機構、訊息通訊服務除外)

‧允許外資企業經營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電訊業務

‧允許外商可在區內設立獨資娛樂場所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自由轉移其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