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認沽權」等同保七?

自從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前表明「保七」後,國際金融人士繼早前的「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後,再創「李克強認沽權」(Likeqiang Put)這名詞,霸菱資產管理亞洲區多元資產主管杜敬創指,這個詞彙的出現,就代表國際投資者看好其「保七」承諾,相當於等同當年「伯南克認沽權」及「德拉吉認沽權」。

若低於7% 政府會救市

翻查資料,「李克強經濟學」一詞於今年六月時,由巴克萊資本正式使用,並且將李克強的經濟政策概括出三部分,包括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及結構性改革,反映中國經濟以金融改革作為經濟改革的切入點。

然而,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速度加快,惹起市場懷疑中國經濟是否能達到其政策目標「增長7.5%」、甚至跌穿7%之時,李克強早前高調指,經濟增長7%為「底線」後,成功令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回復。

其後,「李克強認沽權」一詞就在國際金融界不脛而走。杜敬創的解讀是,李克強的言論就等同保證,經濟一旦低於7%的時候,政府就會出手救市。基本概念上,與當年的「伯南克認沽權」及「德拉吉認沽權」相若。

其實,「伯南克認沽權」的概念,也是承繼自其前任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原意是在市場出現危機,聯儲局即採取大膽貨幣措施,挽回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