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投資周記:紡織業仍有可為

為了保障棉農的收入,國家一向通過收儲政策來穩定國內棉花價格,當棉花價格太低時,有關部門出來收購,當價格太高時,就適當地在沽售。

隨着國內愈來愈多紡織廠外移及多途徑進口外國棉花,這政策的弊端日益顯現。受有形之手影響的國棉,其價格維持高於國外棉,這導致沒有途徑採購國外棉的國內紡織廠競爭力減弱,而棉花需求更小,國家就愈收愈多棉。有研究員指出,單是高價採購及堆積存貨,已消耗國家成本不少於200億元人民幣。

倡取消收儲 直接補貼農民

有見及此,近日國家發改委就棉花體制改革方案徵求意見,希望能夠達成共識,取消收儲政策,改為直接補貼農民。筆者認為價格市場化是大方向,改革只是時間的問題。隨着收儲政策淡出,最明顯的改變應該是國內外棉價差縮窄。這樣的話,紡織業將會回歸平衡,優勢不再一面倒傾向於有能力採購國外棉得益的中國紡織廠。

當然,大部分有能力採購國外棉的中國紡織廠都是因為它們早着先機,把部分工廠搬到東南亞其他地方,之後再把半製成品或製成品運回國內。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即使它們在棉花價格上逐漸失去優勢,但在其他成本上,如工資等,仍然有優勢。

這點筆者是同意的,不過其實東南亞建廠都有它的缺點,如電費高昂及不足等,所以暫時最影響競爭力的關鍵還是佔紡織業成本比重最多的棉花。

很多人都認為紡織業是夕陽行業,筆者認為這樣去定義是不正確的。其實每年全球紡織品的需求仍是保持增長,而新興國家如中國等,其增長更是不俗的。只不過這行業存在已久,可創新的並不多,只可以靠增加生產效率,壓低成本來增加競爭力。因此,把紡織業形容為紅海市場更貼切。紅海市場經過一段殺戮後,剩下來的仍然是可以很賺錢的。

申銀萬國證券香港聯席董事 王雅媛(Victoria)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

我的投資博客:http://wangyayuan.qzon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