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財奴:跟阿爺口味揀股買

日前,有份台灣財經雜誌,刊出了一個簡單圖表,說明一下中國政府和中資企業一二年在全球買下了甚麼。忽發奇想,我們是否能從這些收購中,找出買股的端倪?現下,就同大家一起探索一吓吧!

去年中國躍升全球第三大跨國收購買主,併購金額達371億美元(此統計只算持股10%以上者)。是歐債危機製造了機會,還是他們連玩收購合併都喜歡歐洲名牌,不得而知。總之,以地域計,他們最愛在歐洲收購,接近整體的33%,有126億美元。而且他們的出手,亦似乎愈來愈闊綽。去年中國買家在歐洲的收購價,平均是11倍息前稅前折舊攤提前盈利(EBITDA),遠高於自己在一○年平均付出的5.5倍,亦較中國、日本和印度企業在自己國內進行收購時,所付平均9.9倍為高。

中資化身購物狂

中資企業在海外收購的企業,仍然以資源為核心,包括頁岩氣相關的美國Devon公司旗下頁岩油氣盆地30%權益,和加拿大的尼克森(Nexen)的全部權益。英國塔利斯曼能源(Talisman Energy)的33.3%資產權益,同樣歸入傳統的資源收購。亦有再生能源相關,葡萄牙最大能源公司EDP21%,還有,同樣有再生能源亦有水務相關業務的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30%。

食品和農產品相關的收購,則有英國穀類食品商麥維他的60%,全球最大豬肉生產商Smithfield全部權益,以及澳洲最大棉花農場Cubbie的80%股權。品牌或工業技術式收購,則有吉利汽車(00175)收購了的富豪,和德國堆高機製造商Kion。類近品牌,又有奢侈品味道的收購,則有度假村品牌Club Med,丹麥頂級音響B&O,英國男裝Gieves and Hawkes,美國第二大電影院線AMC,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經銷商(Diva Bordeaux)和英國最大豪華遊艇製造商Sunseeker 91.8%。

未能歸類的,還有英國最大學生宿舍開發商(University Partnerships Programme)40%,倫敦希斯路機場10%,紐約曼哈頓辦公大樓和里昂證券。

看完這一張沒完沒了的購物單,我的結論只是中國絕對是一個購物狂!要勉強從裏面找股票投資概念,只能說傳統受中國歡迎的能源和資源股份仍然當道,再生能源和水務股不能看得太淡,豬肉股如雨潤食品(01068)亦然。

反而,未在去年購物單出現的奶粉和奶源概念,我自己更加看好。蒙牛乳業(02319)連番收購現代牧業(01117)和雅士利(01230),完成整個產業鏈布局,長線看好。但所動用資金不菲,加上股價累積升幅不少,隨時有可能批股集資。自己反而對毛利率高、長期客戶關係管理做得甚為到位的合生元(01112),自己一邊喊貴,一路想追。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