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逐步推動金融業市場化,繼近日人行放寬銀行貸款息率後,內地媒體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市場化將延至保險業,醞釀已久的人身險市場化有望在近期出台。綜合各界分析,新政策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對內險商呈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影響已反映在股價上。
《上海證券報》引述消息指,保險業人身險定價利率市場化改革方案已有眉目,第一步將開放傳統險的定價利率,料新政策有望乘着近日的金融業市場化的勢頭推出。
定價利率管制一旦取消,保險業分析師普遍解讀為險企在定價上擁有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有利險企日後發展;長遠而言,若險商透過提高保險產品回報率,提升保單銷量,利潤率則會受壓,險企亦需要更多資金補充償付能力。
業界則坦言壽險利率市場化是雙刃劍,險企雖可「割價」谷銷量,但會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和風險,包括難以控制利潤率。京華山一保險分析師夏萍認為,目前不少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仍未達到2.5%上限,相信險企衡量多項因素後,未必會貿然大幅上調有關利率,故不擔心保險市場陷入惡性競爭。
自一九九九年起,內地險企的預定利率一直沿用以2.5%為上限的做法,多年內一直有聲音希望打破有關限制。中保監今年較早時向險商發出取消保費預定利率2.5%的諮詢文件,故市場已經對新政策快將出台有一定心理準備。夏萍稱,此較為負面的消息已反映在內險股價上,短期未見有太大影響。
事實上,即使內地開放保險定價利率,險商又是否需要打「價格戰」?綜觀內險商今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在理財產品風氣有所收斂下,近年積弱的銀保渠道出現轉機,亦帶動保費收入增速已止跌企穩,個別險商更有不俗增長。
內地金融業改革及開放亦陸續有來,台灣《工商時報》報道,中保監主席項俊波將於十月中旬訪台,屆時或舉行第一次兩岸保險監管機構的首長級會議,惟會面的確實時間及議題則仍未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