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基金資產破頂的詛咒

雖然環球經濟未完全擺脫五年前金融海嘯造成的創傷,但環球基金業已走出海嘯陰霾。最新統計顯示,環球資產管理規模,在去年突破金融海嘯前的舊紀錄,創出新高。由於今年首季,投資者在「渴求回報」推動下,冒險精神更高漲,為基金業帶來海嘯後最強勁的資金淨流入,相信目前的管理資產規模已更上層樓。中國傳統智慧有所謂物極必反、福兮禍所伏,基金資產規模破頂,其實是對未來的詛咒,為市場大震盪埋下伏線。

去年環球基金資產規模增至超過六十二萬億美元,按年增長百分之九,超越二○○七年時的五十七萬二千億美元紀錄。資產規模這麼大,顯示投資者的數目也大幅增加,在好境時一擁而上,逆境時自然一哄而散。哪一個市場及資產類別曾經增長得最快,吸金能力最強,將來必定是最受走資潮打擊,新興市場正是其中之一。

新興市場涉及的受管理資產在去年大增一成六,與中國相關的更激增兩成三,遠超已發展國家的市場。現在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經濟快速走下坡,國際投資銀行一面倒唱淡,資金撤退的速度與當年流入時一樣快,正深深打擊新興股市的表現。由於環球基金資產中,投資已發展市場的仍高佔九成,進一步反映新興市場當年有被過度吹捧,投資者普遍是過客心態。

另一值得注意之處,是環球資產管理規模破頂之際,收益卻大幅低於海嘯前。基金賺錢不及過去容易,與大市表現並非百分之百有關,真正原因是投資者把大量資金投入債券基金或定息收益資產。根據另一項統計,去年淨流入債券基金的資金達七千二百多億美元,同期股票基金卻錄得一千六百多億美元淨流出,間接拖低整體管理資產的平均回報。

歐美央行維持超低息兼印銀紙買債券,令過去幾年債券收益率愈跌愈低,整體收益因而被大幅拖低,從中亦可看到債券佔整體基金的資金比重不輕,一哄而散將有如一群大象忽然轉身逃亡,破壞力十分驚人。隨着美國退市令加息預期上升,債息抽升之快,凸顯沽壓極大。在六月,「債王」格羅斯的旗艦基金已錄得近百億美元淨贖回,但相對環球資產規模,恐怕是大象逃亡前的熱身而已。

事實上,環球資產管理行業目前只是表面風光,少人歡喜多人愁,因為之前的新增資產中,大部分落在排名最頂尖的一小撮基金,餘下絕大多數仍要掙扎求存。在經濟環境不明朗、股票價格偏貴、債券隨時翻船下,收益難望出眾,惟有透過減管理費、精簡基金經理人手、以低成本的被動策略取代主動策略,把慳回來的錢當收益分派,抬高回報留住客戶,看來基金經理仍然難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