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將資金投放得更有良心,其實不一定要等社會效益債券面世才做,過往亦有不少打着「良心投資」旗號的產品在市場出現。這些是包着「糖衣」的推銷手法?還是真心為社會效益?不妨由讀者來評定。
社會責任指數:不少國際指數公司,都有推出社會責任指數,以供指數基金作根據來買賣。這些指數以環保、人權、反貪、企業管治、對待持份者等因素作為考量,以決定將哪些公司納入為成分股。例子有FTSE4Good Index Series,獲納入的本港公司包括港鐵(00066)、希慎(00014)、港交所(00388)、領匯(00823)等。
信仰互惠基金(Faith-Based Funds):信仰互惠基金的運作會依據天主教、基督教或回教的宗教信條,當投資於公司證券時,基金會避免買入煙草、賭博相關的行業,有些甚至會謹慎到排除金融機構,飼養或生產豬肉,或與墮胎相關的行業投資。
創效投資:基金會尋找具社會或環保效益,以及有盈利前景的小企業,助其開業、成長甚至上市。這些基金多會在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找機會,所以往往會被視為「良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