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鬧難產 有何難言隱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是分析師評估經濟活躍程度的先行指標,原因是各分類指數涵蓋各項範疇,使其能更全面觀察大局。可是六月份中國PMI十二個分類指數竟然有五個缺位,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以數據變大難以統計作解釋,一方面令人慨嘆重要的經濟數據處理如斯粗疏,另方面亦引起質疑是否數據太差故索性不敢示人。內地政府經常批評外資唱衰及做空中國,但連最基本的數據提供也「猶抱琵琶半遮臉」,如何能令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任何統計數據均存在性質差異,沒有百分百準確的方式,最明顯是官方和滙豐中國PMI常見分歧,可理解為前者統計偏重大型企業、後者調查對象主要為中小型企業,分析師會自行作出評析、參考和比較。然而,先決條件是調查須具備高度的專業和客觀性,否則一切免談,早前內地進出口數據高得不合情理,就成為貽笑大方的鬧劇。

中國官方PMI今年擴大了採集企業的樣本範圍,由過往的八百二十家大幅增至三千家,規模涉及大中小企,從善如流本來值得一讚。不過,經濟數據卻「大而無當」,市場寧願相信調查樣本僅四百三十家的滙豐PMI。官方處事體現官字兩個口,人治色彩太濃厚。

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以樣本擴容,一些細項數據因工作量變大為由作推搪,而且對未來是否公布亦不置可否。其論調可能是「有需要便說,沒需要就不說」,對於數據是否太差怕引發恐慌之質疑,官員只稱中國經濟平穩運行格局未變,仍是官員「口講無憑」。內地甚至有說法統計數據是為官員服務,地方升官尚且要靠GDP睇績效,數據須與年初所訂指標相差不太離譜,否則領導人失面子事大。

官員的敷衍了事,數據的粗枝大葉,傳媒的輕輕帶過,中國「打假」應先從本身做起!官方六月PMI仍可稍高於榮枯分界線,無疑較滙豐PMI降至四十八點二遠為亮麗,但官員所擔憂的熱錢快速流走,不會因此回心轉意。

PMI與其他經濟數據的最大分別是其前瞻性及全面性,例如新訂單指數是判斷製造業前景的重大指標,但沒有出口及進口等細項分類增減,便難以分出是內憂還是外患使然。

數據失真最嚴重的後果是讓決策層對經濟形勢誤判,地方GDP相加起來遠高於全國GDP年年如是,甚至領導人也不信GDP──遂有「克強指數」出現。其他數據疑似「灌水」的例子亦多不勝數,今年首四個月中國外貿出口反地心吸力地飆升,明眼人都知不合理,但海關總署還振振有詞稱有單為據。如果決策者因此對外貿形勢盲目樂觀,而開錯藥方,將會令經濟「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