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宏觀經濟表現不能反映一些難以解決的結構性難題,年輕人就業問題便是其一。政府於去年第三季,發表一份有關年輕人失業的統計研究報告。15至24歲人口的失業率,近年高位在二○○九年第三季,高達15.2%。雖然勞工市場顯著改善,但去年第三季年輕人口失業率仍接近12%。
金融海嘯對環球經濟帶來衝擊,年輕人失業問題成為全球性議題。國際勞工組織(ILO)在五月份發表題為「處於危機的一代」(A Generation at Risk)的研究報告,探討各國年輕人失業問題和政策方案。ILO估計全球年輕人失業率在一三年會高達12.6%,待業人數更高達7,200萬。
歐洲多國受國債危機影響,ILO估算在年輕人口中,有高達16%處於「三無」狀態:無工作、無正規學習和無職業培訓。在年輕就業人口中,少於40%找到長期工作。
長期工作和臨時工作對年輕人和整體經濟有不同影響。首先,企業願意為長期僱員提供培訓,員工生產力上升,可為企業帶來更高盈利。其次,長期工作為年輕人帶來安全感,加上較高收入,他們更樂意進修提升自身生產力。最後,兼職或短期職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員工大多已掌握,難從工作中學習新技術。若大量工作經驗不多的年輕人從事兼職或短期工作,整體經濟競爭力進步將十分緩慢。
教育程度愈低的,無論在富裕或貧困國家,失業機會都較高。提高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機會,似乎是減少失業的方法,但當中需要有效提升人力資本質素的教育過程。政府必須思考一個重要問題:甚麼類型的教育模式才可有效提升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ILO報告亦指出另一類年輕人就業問題。在富裕國家,政府提供基礎教育,勞工市場卻出現「技能錯配」(Skills Mismatch),不少擁有較高學歷/資歷的勞工,從事一些學歷/技能要求較低的工作,經濟學者稱為「過度教育」(Overeducation)。不難發現今天一些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工種(如警員和航空服務員等)大量僱用擁有大學學歷的員工,事業發展會受到限制,未能賺取讓他們一展所長的收入,得不到滿足感。另一方面,低學歷/資歷勞工將面對更嚴峻的失業威脅。
香港和其他富裕地區面對相似的年輕人就業問題,中學畢業生會投訴政府無提供足夠資助大學學額,大學畢業生則埋怨社會對他們要求過高,未能提供理想工作。為何持有大學學位的人未必找到理想工作?如果他們擁有高工作能力,以盈利極大化為經營原則的企業,為何會與商業利益為敵?
大學學位不等同美好前途,擁有學位而沒有工作所需知識、技能和態度,「受僱能力」(Employability)仍偏低。根據筆者多年接觸大學生的經驗,他們當然關心畢業後的出路,但甚少正面去面對「受僱能力」不足的事實。今天自資專上課程林立,質素參差更嚴重,同學未可於大學教育中提升受僱能力,這些大學學位的增值能力十分有限。
ILO的報告同時分享一些成功政策方案。不少工作其實需要長時間的規範性培訓,完成培訓後可得到一份穩定工作。一些北歐政府提供政策誘因,鼓勵企業和院校以夥伴形式推行「學徒制」。企業不只提供實習機會,更會就工作需要在課程設計和執行上提出意見,院校須配合企業需要,為學生提供真正有市場價值的規範性職業教育。
雖然香港正面對年輕人就業問題,但仍有一些行業(建造、飛機維修和酒店等)出現青黃不接。香港需要高階次的大學教育去追求創新,政府更需鼓勵企業和院校結成夥伴,提供「學以致用」的職業導向教育。
馮嘉耀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經濟教授、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曾任中文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商業經濟)及中大商學院企業經濟學碩士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國際經濟、中國經濟、香港經濟及航空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