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七月份,內地銀行同業拆息顯著回落,「錢荒」似已告一段落。不過,切勿開心得太早,因為錢荒只是上集,真正的戲肉現在才登場,正是好戲在後頭。中央一再重申要「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人民銀行對於市場資金吃緊袖手旁觀,任由拆息衝上紀錄新高,令銀行撲水無門,主要是針對增量。當這一步做完,接下來便是向存量資金開刀,銀行業肯定有排煩。
由於六月份內地銀行同業拆息高企,融資成本急升,人行又全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舉措,令很多銀行選擇把資金留下以備不時之需,放貸衝動受壓抑。根據市場最新消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月的新增貸款只得二千七百億元人民幣,在最後一周更出現收縮,推斷全月的整體銀行新增貸款只得約八千億元人民幣,少過預期的一萬億元人民幣。一場有意為之的錢荒令信貸受壓,體現了用好增量的政策思想。
那麼盤活存量又應如何演繹呢?謎底已經揭開!在前天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提到要「研究激活財政存量資金」,具體方法是透過審計調查,糾正政府部門及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並且要針對財政預算執行不到位、資金層層被積澱的情況大力整改,把被閒置和沉澱的資金盤活,用於穩增長、調結構及惠民生的範疇。由此推斷,很多存量資金其實是被挪用,要盤活存量就要打老虎,逼他們把錢嘔出來。
中央說的盤活存量主要針對財政資金,與銀行貸款有何關係呢?其實,財政與貨幣政策從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部分是中央或上級政府的撥款,部分則是來自銀行貸款。如要把未被用好的資金找出來,銀行便有責任追查貸款去向,未來相信會掀起連場查貸及追債風暴,屆時會否演變成地方資金鏈斷裂,繼而爆發貸款違約,可能性絕對存在。若然發現當中有違法違規挪用資金,銀行亦無可避免會有人上身。
很明顯,中央要求各地盤活存量財政資金,肯定會牽連各地的商業銀行。昨天有大型商業銀行的高層在內地媒體撰文,提醒同業決不能盲目追求規模擴張,又坦承銀行業存在經營理念、內部管理、風險控制等深層次問題,而結論則是經營模式要回歸規模增長與存量優化並重。這一番說話,充滿向中央懺悔的意味之餘,更為未來追查存量資金去向鳴鑼開道。
在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政策思想指導下,意味着市場已不用寄望下半年會有大規模的貨幣及財政刺激政策出場,銀行業更要好好管理本身的流動性,因而難再透過猛增信貸來賺錢;而且在追查存量貸款去向時,恐怕更要面對政府反腐浪潮殺埋身,未來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