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危 望財策解困

六月份中國官方及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分別下跌至50.1及48.2,引發市場憂慮中國經濟增長不達標,投資銀行普遍預期,中央將運用財政政策提振經濟,有內地學者不約而同指出,中國正面臨結構性失衡問題。

歐美復甦有利出口

法巴投資環球投資總監杜威德表示,預期中國政府為免影響房地產市場,將傾向以財政政策多於貨幣政策刺激經濟,隨着歐美經濟復甦拉動出口需求,第四季中國經濟有望改善。

蘇格蘭皇家銀行分析亦預期,中國經濟增長難以保持在7.5%,若七月份起經濟仍然疲弱,估計政府將先用財政及滙率政策,中國銀行間的動盪料不會對整體經濟構成嚴重威脅。

由於中國五月份消費物價增長亦告下滑,外界擔心中國可能步日本後塵走向通縮,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則認為,中國面臨的是結構性失衡,「錢多」和「錢荒」問題並存,金融未能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一旦通縮造成的失業、企業倒閉等問題是中國不能承受的,由於中國政府有強大的資源調配能力,城鎮化等措施的推出,正好反映中國政府已有危機意識,正努力避免經濟陷入通縮。

結構失衡三管齊下

不過,經濟學家厲以寧提醒,現時中國經濟長遠發展面臨的結構調整問題,僅靠宏觀經濟調控是難以解決的,必須透過結構調整、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以及農業社會工業化三管齊下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