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消失的通脹

過去五年,金融市場普遍認為量化寬鬆(QE)措施將引發通脹。不過,這種「自然反射」大多被證實與事實不符。美國及歐元區的一三年四月整體通脹分別處於1.1%和1.2%的低位,英國通脹亦回落至2.4%。為何市場的觀點與低通脹的現實有如此明顯差距?市場認為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

不過,若借鑑日本的情況,便會發現量寬實行時間最長的經濟體系並無出現通脹,反而形成通縮。

量寬未造成信貸急增

從廣泛層面而言,量寬是指央行貨幣增加,而導致通脹的是商業銀行貨幣增長過剩。換言之,通脹是廣義貨幣和信貸急速增長的結果,而非僅限於央行貨幣。若量化寬鬆不是以非銀行資產為目標,便不會刺激廣義貨幣增加,亦不會觸發通脹。由此可見,只要各國央行在未來數年成功由量化寬鬆環境,過渡至恢復正統的貨幣政策,便毋須過度憂慮通脹前景。

美國於○八年十二月推出首輪量化寬鬆措施至一二年十二月的期間,M2貨幣供應平均每年增長5.0%,而在一一年三月以前,銀行貸款(經調整)減少(與日本相同),因為企業及家庭正在減債,銀行則為有毒債務撇帳,但此後的貸款數字每年增長2.9%。除非廣義貨幣及信貸加快增長,通脹將持續低水平。

英國於○九年三月推出量化寬鬆措施,但計劃於一二年十一月暫停。與日本央行或聯儲局不同,英倫銀行集中買入長年期英國政府債券,並特意向銀行以外的證券持有人購買,確保新存款落入保險公司或退休基金等手中,藉此避免英國M4X減少。由於英國的減債規模龐大,M4廣義貨幣供應自一○年中起幾乎持續下跌,而M4X貨幣供應自一○年三月推出以來僅平均每年增長2%。此外,銀行貸款亦自一○年中持續減少。

多年來,歐洲央行的政策有別於日本央行、聯儲局及英倫銀行,主要由於頗受德國央行影響,因此拒絕跟隨其他央行採取寬鬆政策。在截然不同的理念下,歐洲央行只會在完全沖銷的嚴格情況下購買政府證券。

歐洲央行並非無條件容許其財政規模減少,在這個環境下,通脹急跌,四月整體和核心消費物價指數跌至1.2%的按年度升幅,若當局維持這方向,最終只會導致通縮。

及早預告退市免動盪

簡單分析日本、美國、英國及歐元區所推行的量化寬鬆措施後,可以發現在私人機構減債或重整財政狀況下,央行財政規模和商業銀行財政規模之間出現顯著的斷層。

出乎市場人士的意料,量寬措施至今並無推高通脹。雖然政策官員期望資產價格效應能刺激消費者及企業重拾消費意欲,但他們同時希望減少流動資金的形成,以免威脅價格的穩定性。那些認為通脹在所難免的投資者抱持的觀點是:央行缺乏在必要時加息的勇氣,或是太遲採取行動,加息幅度亦過低。

隨着美國及英國的經濟表現漸趨改善,當局將逐步縮減購買資產的規模,繼而推出一系列緩步撤回量化寬鬆的政策,並同時恢復較正統的貨幣政策。不過,最重要是央行的資訊政策,及時向市場預告即將推出的措施,避免引發動盪。

祈連活

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亦從199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委員。祈連活最為港人熟悉的是其「聯繫匯率之父」的稱譽,這緣於1983年他以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至今依然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