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乏大型藝術盛事,好像早前舉行的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就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與會欣賞。Art Basel就像一場豪華的藝術及視覺盛宴,集合了經典與前衞、大師與新進畫家、平面與立體、各種素材乃至跨媒體創作等,愛好者可以各取所愛。
藝術反映時代、文化與科技的變遷,其實任何範疇都一樣與時並進,衍生工具市場也不例外。舉例說,以前藝術界可能只以畫作及雕塑兩個品種為主,惟現時則百花齊放:塗鴉、裝置、攝影、表現藝術等,都獲得廣泛使用,並獲愛好者欣賞。
衍生工具市場亦不斷推陳出新,由多年前基本上只有上市公司發行的「公司輪」,繼而備兌認股證興起,並逐步主導市場。○六年起,牛熊證亦加入了衍生市場的大家庭。
西方繪畫藝術過往以油畫主導,近代加入新材料應用如丙烯顏料等,令其表現方式漸趨多元化。而即使是國畫,亦有融匯西方繪畫元素的新派水墨面世。在衍生工具而言,過往相關資產以「經典」為主,如恒指及藍籌,而牛熊證甚至只有指數產品。惟現時則越趨多元化,按港交所最新名單所見,合資發行認股證的相關資產目前已達271隻,而牛熊證亦達30隻,當中包括國企、二、三線股甚至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等,能夠迎合不同時代的市場需要。
除了應用材料之外,內容方面亦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變革。例如古典時期的油畫,題材或為史詩或與宗教相關,但現時則幾乎所有題材都可以入畫。認股證及牛熊證過往條款亦較單調,但現時則逐漸多元化。以恒指牛熊證為例,初期換股比率多屬10,000兌1,惟隨着市場對於不同敏感度的需求增加,換股比率如15,000、20,000等牛熊證亦相繼應市。另外,收回於行使水平差距,亦由早期的以500點為主,逐步增至200或300點等較窄幅的差距水平。
藝術與衍生工具一樣,有時亦要汰舊換新,例如中世紀盛行的「蛋彩畫」技法,目前除了特別需要之外,一般藝術家均已較少使用。
衍生工具市場也有類似例子。好像○三年盛極一時的「特種認股證」(Exotic Warrant,俗稱「X輪」),目前已較少人認識了,代表行使價與收回價相同的「無剩餘價值牛熊證」(No Residual Value),現時亦已暫時告別市場。
滙豐環球資本市場上市產品銷售經理 許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