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MONEY:牛熊證市 7年成長路

本月十二日除了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外,亦是牛熊證的七歲生日。七年以來,牛熊證由最初成交淡靜,到現時為人知曉,途中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今期《今周焦點》請來兩大牛熊證發行商,與大家一起回味細數,「牛仔」、「熊仔」這七年成長路的一點一滴。

2006年初生之犢:發行商態度猶豫

港交所(00388)約於○四年起研究推出牛熊證,幾經波折,產品終在○六年六月十二日面世。不過,當日市場反應冷淡,來自四家發行商、共七隻牛熊證的成交額不足1,500萬元。

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表示,港交所見歐洲早年推出類似牛熊證的產品後,交投直線上升,遂與本地發行商討論在港推出的機會。他憶述○五年討論時,多數發行商對牛熊證不太看好,擔心產品透明度較高,可能無利可圖;又或當一大批牛熊證觸及收回價,有機會對股市造成連鎖反應。

這間接令最初一兩年只有4、5間發行商參與牛熊證市場,產品數量、成交皆偏低,如○六年及○七年,整體牛熊證佔大市成交比例分別為0.24%及0.33%,當時窩輪成交仍高達兩成。

對於牛熊證初時未成為市場焦點,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稱,其他原因包括當時投資者對牛熊證的操作仍未熟悉,以及○七年時個股當炒,狂熱時正股單日升逾一成,條款選擇較多的股份輪,較易成為投資者首選。

2008年茁壯成長:海嘯帶來新客路

經過兩年多的認識,投資者開始對牛熊證產生興趣。○八年八月七日,牛熊證成交額首破100億元,是面世以來新高。同年十月及十一月,日均成交更超越窩輪。○八年全年牛熊證佔大市的成交躍進至5.9%,發行商數目亦由年初3間增至年底約10間。

何啟聰表示,牛熊證的出現深化了衍生工具市場,讓投資者多一種投資工具,更好地應對牛皮市及熊市:「尤其金融海嘯發生後,窩輪的引伸波幅抽升、槓桿下跌,此時不受引伸波幅影響的牛熊證吸引了投資者的垂青,令牛熊證的成交急增。」

于正人補充,當時十大升幅榜不時看到牛熊證的影子,令投資者開始留意這產品:「初時散戶都不太了解牛熊證,甚至有網站誤把牛熊證當作窩輪,但這亦讓發行商多了機會直接與散戶溝通,解說牛熊證的特質。」

2011年全盛時期:佔比高見25%最旺

○九年牛熊證佔大市成交的比例,全年計首次超越窩輪,兩者佔比分別15%及10.3%,但其後窩輪又搶去牛熊證的「鋒芒」,直至二○一一年。

二○一一年可說是牛熊證最得意之時,當年十月十一日牛熊證創下157.7億元歷來最高單日成交金額,當中6隻牛熊證成交額皆超過10億元。同年十二月五日,牛熊證佔大市成交更衝上25.24%歷史高位,觸發大眾對投資市場炒風熾熱的關注。

何啟聰回顧稱,前年牛熊證熱炒,因當時恒指單日波幅經常達600、700點,加上多了活躍的牛熊證發行人,投資者不乏產品選擇及具足夠空間靈活走位。

2013年漸趨成熟:投資者炒藝更精

牛熊證發展至今七年,于正人指,初時牛熊證投資者常問產品「打靶」後,有多少剩餘價值,現在已少被問及,某程度反映投資者開始熟習牛熊證的玩法。

另何啟聰指,儘管現時牛熊證的成交不及前年高,但投資者對牛熊證的技巧更趨熟練,投資者不會一味逆市而行。

最後,何啟聰建議牛熊證投資者,現市況下要格外留心恒指走勢及運行模式,如近期恒指時見即市波幅較以往上升,過市波幅卻持平甚至有所下降的現象,投資者應懂得跟隨轉變,揀選合適的收回價水平。而于正人提醒,一般投資者應避開太貼價的產品,因就算收回價距現貨價700點的恒指牛熊證,槓桿仍約20倍水平,並應謹記不要太貪。

瑞信 何啟聰

推介:恒指牛證67589

條款:收回價20,950點,行使價20,750點,槓桿30.8倍,一三年九月到期

瑞銀 于正人

推介:恒指牛證61221

條款:收回價21,000點,行使價20,800點,槓桿37.2倍,一三年十一月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