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再度出現官商背馳。昨天公布的五月份滙豐中國PMI,顯示製造業七個月以來首次陷入收縮,比五月中旬公布的初值還差;而上周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PMI,卻出乎意料反彈,連續八個月處於擴張。於是立即有意見認為,又是外資刻意唱空中國,這種陰謀論分析未免斷章取義,反而助長盲目樂觀。其實不同數據的指向皆一致,就是中國經濟仍未重新振作。
不妨看看採購經理指數的計算方法,便明白官商指數背後沒有根本性差別。簡單來說,編製指數的機構會向所有受訪企業查詢,得知企業的相關指標變化,並按「PMI=上升百分比-下降百分比+不變百分比」來處理。如果只相差零點幾個百分點,就算勉強維持擴張,與收縮不過是一線之差,企業都是在掙扎求存。不要忘記,在經濟繁榮時期,PMI普遍達五十五甚至更高水平,與現在還有很大差距。
因此,官商指數一個處於擴張而另一個處於收縮,極有可能是抽樣方法不同所致。市場一般認為滙豐中國PMI抽樣調查時較側重中小企業,該指數的編製人則一向不認為代表性有不足的問題。不過,如果細看官方PMI,按企業規模分類時,大中型製造業企業是處於擴張水平,而小型企業則深陷收縮,可見市場的判斷並非毫無根據,而這結果則更是憂多於喜。
如果官方PMI維持擴張是全靠大企業撐場,對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便幫助不大。由於大企業普遍有官方背景,獲中央或地方政府支持,信貸資金問題不大,可以維持很高的開工率,製造的產品卻不必然是市場所需。例如在官方PMI中,生產指數最強的行業包括電氣機械、鐵路、船舶運輸等。目前全球海運業皆面對運力嚴重過剩,內地船舶生產卻還在擴張,不斷的產出只怕造成未來更大的過剩。
內地在去年中開始推出穩增長措施,官商製造業PMI在不久之後都重回擴張水平,可惜經濟增長在去年底回升之後,今年首季再度放緩,原因與大量投資於產能過剩行業不無關係。新投資啟動時,當然可增加GDP,可是過剩的產品造出來便入倉,沒有帶動下游行業的投資和消費,經濟增長便點到即止。這現象與內地貨幣供應超標,經濟卻放緩引伸的所謂「貨幣空轉」,完全是一體的兩面。
內地昨天公布的官方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已連續第三個月回落,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大型製造業的擴張,未給下游消費及服務業帶來很多商機,反而小型製造業不斷收縮,整體就業情況轉壞,惡果不斷浮現,以內需支撐增長恐怕更加困難。因此,官方或商界的PMI,其實都預示着前景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