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策略:市況飄忽謀定後動

近期外匯市場風起雲湧,要「估中」短期走勢不易,但卻有一大趨勢,就是非美貨幣似乎齊齊反彈乏力(日圓短期反彈除外),令人不禁想起一直以「弱美元」作主導的美國國策是否有變,筆者今日就試從這方面作分析。

首先,按彭博資料顯示,雖然單看美匯指數自今年初近80水平,反覆升至五月二十三日高見84.498的一○年以來最高水平,上周收報83.375,累升近4.2%,的確係威係勢。不過,計算美匯指數時只是包含歐元、日圓、英鎊、瑞郎、加元、瑞典克朗等貨幣,卻未有包含澳元、紐元及自金融海嘯以來升幅不少的新興國家貨幣(事實上美匯指數兌發展中國家貨幣較○九年高點回落18%)。

美匯指數並不全面

現時新興國家經濟增速高於已發展國家,對美國實現出口目標具關鍵作用,但美匯指數的高低只反映美元兌指數內包含貨幣的趨勢,卻未能反映美元兌新興國家貨幣處於相對低位的事實。

再看看美匯如何「不全面地」反映整體匯市。以下是主要貨幣五月份跌幅:澳元跌6.8%、紐元6.5%、日圓3%、瑞郎2.9%、加元2.8%、英鎊2.3%、歐元1.3%;同期美匯指數卻上升2.2%。因此,美匯指數主要反映佔其比重較大的歐幣走勢;相反,卻未能反映出其他外幣尤其是澳紐元的趨勢。

策略上,本周澳洲儲備銀行、英倫銀行及歐洲央行將公布議息結果,預期將維持息率不變,但因上周尾段匯市波動性增強,且多隻外幣進入超賣區,保守者宜暫靠邊站,而上周尾段筆者已按策略在100.30買入美元兌日圓好倉。

阿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