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坐困愁城 買債抗脹無奈

港府第三度推出與通脹掛鈎的債券(iBond),旨在紓緩市民面對日漸升溫的通脹壓力。今次發行iBond的所有條款均與上兩次一樣,入場費一萬元,發行上限皆為一百億元,當局無意因應市場需求上升而提高發行額。

不同的是,隨着上兩次發行的iBond表現中規中矩,港人對這類低風險的投資工具興趣愈來愈大。去年的認購人數由首次逾十五萬人倍增至超過三十三萬人,認購金額由一百三十多億激增至接近五百億元,超額近四倍,業界對港人今次認購iBond的估計亦甚為樂觀,預料認購人數最少有五十萬,最樂觀的更估計約一百萬,超額倍數肯定再創新高。

iBond認購反應一年比一年熱鬧,確是本港投資市場一大奇景。本港是國際知名的金融城市,港人參與投資活動向來相當積極,其中以股票買賣最為普遍,股民人口數以百萬計,此外港人對於存高息外幣、買賣衍生工具產品、買樓收租等投資活動亦相當熟悉,相對而言,港人對債券投資反而較陌生。

港府今次第三度推出iBond,美其名是協助市民紓困,其實是自欺欺人。事實上,港人對於iBond的熱衷,可說是港府一手一腳造成。最根本原因,是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本港失去調整利率的主動權,無法像其他地方央行般,可以藉加息抵禦通脹惡化。

自美國爆發金融海嘯後,聯儲局為求自保,積極推行量化寬鬆措施,導致大量熱錢在全球湧現,將通脹壓力向全球輸送。本港礙於聯匯制度,不能加息應付,只能眼巴巴看着通脹肆虐,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港府為求協助市民紓困,不斷透過諸如電費津貼、寬免公屋租金、地租及差餉等方式,人為地降低通脹,令通脹數字看起來沒有那麼嚇人,發行iBond也是以另一種形式,將部分公帑放進市民口袋。這些做法雖然有一定用處,但距離為市民紓困的目標仍然甚遠,因為通脹影響範圍極廣,港府無法事事補貼,市民只能忍受通脹之苦。

本港去年通脹率百分之四點一,iBond的回報率有三點四八厘,比第一批iBond低出二點六個百分點,今年估計通脹進一步升溫,料有利iBond的回報表現,但即使估計稍佳,整體回報也不會太高,更無法抵銷高通脹蠶食貨幣購買力的損失。對市民來說,這其實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本港雖然號稱國際金融中心,但可供市民選擇對抗通脹的投資工具相當有限,令人汗顏。物業本來是對抗通脹的一項有力工具,可是樓價近年已升至高位,加上港府推出一連串辣招為樓市降溫,縱令部分短線投資者知難而退,也因樓市投資門檻大為提高,令港人坐困愁城,資金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