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倚賴賣地收入的情況,以及「18億畝耕地紅線」,遭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等人建議作出改革,包括建議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歸中央,地方政府應退出徵地過程等。但昨日傍晚有「知情人士」澄清,這「既不是發改委官員觀點,也不能代表發改委的立場」。
該份名為《土地制度改革與新型城鎮化》報告昨日早上曝光,指現時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收入,亦直接參與徵地、賣地,導致土地價格高企、房地產價格上漲。報告建議改變目前供地方式,包括改革土地招投標拍賣制度,以零地價或低成本價供地、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歸中央、政府退出徵地過程,實現建設用地供給市場化。初期可以考慮允許不同地區選擇不同方案進行試點,累積經驗後逐步優化趨同。
報告又認為,應盡快修訂《預算法》,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來籌集政府的購置和開發土地支出,又應倣效國際經驗,徵收房地產稅用作地方政府債項還款。房產稅具體可採取一個時間分界方式,也可對存量、增量房統一徵收房產稅。而對於新型城鎮化建設,亦應盡快研究相適應的地方稅收制度。
至於城鎮用地,報告建議擴大城鎮建設用地規劃,改變嚴守「耕地紅線」思路,由保證實物耕地總量,轉向保證產量加權的土地當量為指標,即具體實施包括土地當量評估,建立交易和投融資體系。
但到傍晚,內地傳媒引述知情人士稱,該報告是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組織內地有關專家共同參與研究的課題,並非發改委的研究課題和報告,所持觀點不代表課題組成員工作單位的立場。
今年三月,總理工作報告表示:農村土地制度關乎農村根本穩定,也關乎中國長遠發展,核心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底線是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即經常耕種土地最低值)。
此外,內地樓市再次迫使政府出手,原訂昨日拍賣的北京「新地王」夏家胡同住宅用地,昨早上被當局叫停,內地報道指該地皮五月廿四日止已獲準買家出價7次,最新報價達13.52億元(人民幣‧下同),以規劃建築面積7.66萬方米計,每方米樓面地價已升至約17,650元。
1.大幅擴大城鎮建設用地規劃,改變嚴守「耕地紅線」的思路
2.改革建設用地供地方式,包括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歸中央,實現建設用地供給市場化等
3.修訂《預算法》,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
4.徵收房地產稅,並應盡快研究建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地方稅收制度
5.提高農地和城市建設用地使用效率,鼓勵耕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
6.轉變糧食自給觀,擴大農業國際貿易與投資
7.加強環境保護,加快排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市場建設等
8.保障失地農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