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地方債風險變本加厲

去年十一月底,筆者以題為《城投債是計時炸彈》一文中指出地方債務的高速增長對金融體系構成隱憂。自○八年中央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方案後,地方政府紛紛成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向銀行體系進行大規模借貸,到一○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據保守估計已達至107,174億元(人民幣•下同)。

由於借貸金額急增,加上貸款質素參差,以及部分平台公司以新債還舊債的形式維持營運,中銀監於一○年開始收緊對地方債的監控。一一年,中銀監要求所有銀行不得再貸款給有不良貸款紀錄的地方融資平台;到了一二年更要求各銀行原則上不得新增融資平台貸款。這一連串舉措,筆者相當認同,在全球經濟不穩和內地銀行風險上升的大前提下,中銀監傾向較謹慎的監管是恰當和務實的。

評級下調響警號

然而,今年四月九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中國的債務評級由「AA-」降至「A+」,主要理據是地方政府負債再度增加,地方債務不透明,導致中國金融體系面對的風險加大。一星期後,另一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債務評級展望由「正面」下調至「穩定」, 箇中原因同樣指向地方政府債務未能有效監控。

這兩項消息一出,其他大行(如摩根大通及花旗)便開始沽出A股,上證綜合指數在四月廿六日跌至2177.91。評級機構中降級,加上大行沽貨,令內地分析界提出外資「陰謀論」,指摘外資製造消息,興風作浪,從中獲利。

筆者並不想揣測大行的真正動機,但細心察看,不難發現評級機構的擔憂並非全無根據。自一○年中銀監加強控制下,地方性債務由一○年的10.7萬億元,下降至一一年約9.1萬億元,但到了一二年底,數字又再次急速躍升至12萬億元的水平。

中銀監似緊實鬆

更令人憂慮的是中銀監在今年四月十五日推出《關於加強一三年地方融資平台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對融資平台貸款的口徑比以前更為寬鬆,容許新增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融資平台、保障性住房和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同時,更把原先文件《討論稿》中的「負債率高於80%的平台貸款不得新增(借貸)」改為「…資產負債率高於80%的平台貸款佔比不超過上年,逐步減少發放」。

監管口徑的放鬆很可能與第一季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至7.7%有關,數字比去年第四季的7.9%增長下調0.2個百分點,加上中國四月份的製迼業採購經理指數創出近月新低的50.5(三月份為51.6),顯示工業生產在第二季有放慢迹象。種種數據令中央不敢大力收緊平台貸款,但假若經濟真的向下調,地方財政收入必降,到時地方政府能否好像以往數年對貸款包底,做到零違約呢?如真的發生地方政府無法償還債務,金融體系面對的風險和不穩定性絕對不能忽視。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