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交易改變了股市傳統的人手操作模式,市場交易得以快速進行,大市日均交投動輒可達千億元計,因此對於促進市場與經濟發展,肯定具有正面作用。
然而,電子化交易同時改變投資市場常規。由電子化交易產生的林林總總程式買賣,給市場帶來的困擾以及其引致災禍的潛在性,也不能夠忽視。所以,電子交易技巧長遠對市場是「福」是「禍」,還得看監管方面是否監控得宜。
電子化交易發展下產生的各類程式買賣,包括「高頻交易」,或更深化的所謂「快閃交易」,差不多壟斷了歐美各主要市場的交投。
二○一○年五月六日,華爾街股市由於上述交易模式,導致市場於短短半小時內失去逾萬億元市值,其駭人情況仍歷歷在目。這次事件開始引起多方關注,高頻交易程式買賣對市場所帶來的種種問題,高頻交易的操作方式與本質,被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專員 Bart Chilton形容恍如「獵豹」,經常在市場帶頭殺戮,他甚至說如果市場要變得有效率及減少波動,市場實在有需要關起那些「獵豹」。
在英國,其超級監管機構的前主席Lord Turner也指出,高頻交易是「對社會無用的活動(Socially Useless Activity)」,反映高頻交易在規管單位的人員眼中,普遍被認為並非好東西。
高頻交易的理念是以速度取勝,因此一切操作只以眼前利潤為主,甚麼企業盈利前景或盈利能力等基本因素都可拋諸腦後,不予理會。因此,高頻交易逐漸壟斷市場大部分的交易份額,大大改變市場生態,由基本的投資活動變成追逐「蠅頭小利」的投機場所,市場的大小參與者被迫隨波逐流,目光變得愈來愈趨短線,持股時間不斷縮短,大家只求賺取短線利潤,不再抱持股作長線投資的態度。
根據統計,二次世界大戰後,每名美國投資者平均持股期大約四年;但到了本世紀初,已大大降至只有八個月。到了二○○八年,更跌至僅約兩個月,相隔五年,相信一般持股期或要以多少「天」或幾多「小時」來計算,持股過了一個晚上,甚至可能已經算是「長線投資」了。
電子化交易助長市場的交投活動,但衍生出各類只重短線投機的買賣方式,其實對市場或社會整體利益也存在不少負面影響。市場由短線炒家主導,長線投資者愈來愈少,幾近絕迹,間接造成上市企業逐漸失去大批忠實的長線支持者,這對於有意透過資本市場,達致進一步拓展業務的上市企業,長遠肯定不利。
市場只充斥短線炒賣活動,投機氣氛濃厚,這個情況就如Lord Turner所說,對社會毫無實質好處,更會給社會風氣與價值觀帶來十分負面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