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3D害人不淺

特區政府在一○年十一月,首次引入額外印花稅(額印)打擊樓市短期炒賣,稅率由5%至15%不等,視乎是首半年內還是兩年內轉售,物業持有逾兩年的毋須繳付。去年十月,特區政府再推出15%的買方印花稅,凡非本港永久居民置業均須繳交;為防有人藉公司轉讓規避,所有公司買家購買房產時都要繳付。政府同時又推出加辣版額印,稅率加至10至20%,徵收期亦加長至買入後首三年。

今年二月,政府再顯出打壓樓市的決心,一方面把正常的印花稅加倍,只有首次置業和換樓人士可獲豁免;另一方面又由金管局出手,推高銀行資金成本以達致按揭息口調升。連番出招後樓市成交大減,樓價亦明顯回軟。

首置恐淪為負資產

特區政府認為推出的多個辣招(三類印花稅簡稱3D),乃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平情而論,政府出招的目的已經達到。單從這角度看,政策是成功的。然而,評估政策應從社會整體的利益着眼。綜合而言,肯定是弊多於利。

首先,房屋政策應該協助市民改善居住環境,藉以安居樂業。3D雖然成功讓樓價回落,卻未必能減低置業成本。按息和印花稅的上升,抵銷了部分樓價下跌的作用(兩百萬元以下物業印花稅由一百元加至樓價的1.5%)。

樓市前景不明朗,本來已是業主的也會打消換樓念頭。由於實力買家多採觀望態度,餘下入市的首置人士實力薄弱,只要樓市持續下跌,很易變成負資產業主,偏偏他們正是最經不起損失的一群。

再者,3D使樓市成交大幅下瀉。首當其衝的是以萬計的地產代理從業員。他們的生計隨着樓市成交萎縮頓時變成問題。樓市成交的萎縮度早已破了沙士時期的低位。對任何人而言,不置業不會是大問題,但失業斷糧可真是大問題。

走資加劇樓價下跌

此外,政策的不明朗性大大打擊投資者的信心。本來,雙倍印花稅的效果頂多會造成與印花稅相若的樓價跌幅,而對長線投資者而言額印根本沒有作用。但是市場的心理和市場行為相互造成的動態作用,可以促使樓價跌幅加劇。同時部分投資者亦會索性把資金轉投其他市場。一旦大量資金外流,本土經濟下滑會進一步推低樓價。

稅收減少勢現財赤

短期而言,受3D打擊最大的除地產代理外就是實力單薄的小業主。最近樓市交投最旺的算是天水圍嘉湖山莊,售出的多是小業主,而且不乏持有多年仍虧本的蟹貨。相反,有實力的投資者多不肯減價而寧把物業放租。

筆者相信,今個財政年度政府出現財赤的機會將會很高。印花稅和利得稅收入都會明顯下降,賣地收入亦恐怕難以達標,政府支出卻有增無減。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