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有得鬆 歐豬無得救

歐債危機爆發至今,歐盟的對策是實行財政緊縮及削減赤字,最終降低負債水平,讓被統稱為歐豬的各個財困國,經濟可以重獲新生。可惜五年來,緊縮效果從未見其利,歐豬國已接連陷入深度衰退。隨着意大利新的聯合政府登場,並宣布放寬緊縮力度,加上西班牙亦打算暫緩部分緊縮措施,預示着緊縮政策面臨大轉向,取而代之的是刺激增長政策。

促成今次政策大轉向的關鍵原因有兩個。首先,反對緊縮的民怨愈來愈大,不能忽視。歐豬國政府不斷削減開支及加稅,肯定會陷入持續多年的衰退甚至蕭條,鼓吹削赤的政府屢遭選民唾棄,反緊縮黨派支持率節節上升。其次,歐洲推行緊縮政策的理論基礎已經動搖。歐盟官員過去經常引用哈佛大學兩位知名學者的研究,認為政府負債佔GDP不能高於百分之九十,否則將拖垮經濟,這項權威研究剛被踢爆研究方法有問題,立論備受質疑。

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帶頭轉軚放鬆緊縮,預告會擱置徵收房產稅及上調增值稅,意義重大,但改行刺激增長政策,說易行難,面前至少有三大難題。第一,刺激增長的錢從哪裏來?放棄加稅等於減少政府收入,還要掉轉頭增加開支,將令財赤擴大,結果仍是要靠發行國債撲水。歐豬國家畢竟不像美國及日本,有自己的中央銀行可印銀紙來買國債,就算債務不能超標的論據可以不理,仍然要看市場的面色和胃口,無十足把握,更別說能用超低息借平錢。

第二,經濟需求從何而來?歐豬國已全部陷入衰退,分別只是程度深淺而已,失業率高企,銀行信貸收縮,投資及消費需求嚴重不足,要刺激增長,在短中期內必須靠外部需求帶動,才有生機。歐元區以至整個歐洲,有能力扮演最終消費者角色的相信只有德國,可惜德國從來沒有慷慨解囊的意願,反而一直企硬逼其他國家緊縮,把危機愈搞愈大鑊,未來看不到有改弦易轍的意思。

第三,如何提升競爭力?由於採用單一貨幣,歐元區個別國家不能像美國或日本,可利用貨幣貶值來改善競爭力。以歐豬國家的經濟實況而言,歐元匯價無疑是極之偏高,可惜匯率不能動,便只能透過結構調整來提升競爭力,例如工資下調、產業改革、放寬營商限制等,需時長及阻力大,就算成功也是很多年後的事,遠水救不了近火。

在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採取擴張性財政措施製造需求,歐盟則迫令財困國緊縮財政來換取援助,結果南轅北轍,美國避過深度衰退,歐洲則步向萬劫不復。現在歐豬國顯然不想再被愚弄,拒絕不顧一切地削赤,可惜客觀條件不相同,就算政策大轉向,經濟也難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