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政策引發政治爭論之際,多國債息低企顯示高負債會導致債息飆升的經濟理論未有兌現。面對黃金步入熊市及通脹溫和,持續近30年的債券牛市未有結束迹象。
美銀美林全球主權債券指數到期平均孳息上周創1.34厘紀錄新低,遠低於五年前的3.28厘。儘管該指數函蓋的債券規模急增一倍至23萬億美元,較中國和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還要多,但債息不升反跌,上月德國以至盧旺達均以歷來最低息發債。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和萊因哈特曾發表論文,力陳高負債會拖慢經濟,這篇論文被政治領袖廣泛引用為緊縮政策的理據,但被揭「計錯數」之餘,債息低企亦顯示投資者「歡迎」各國增加發債。更甚者,債券有供不應求之虞。巴克萊估計,各地央行今年為刺激經濟料將買入2.5萬億美元債券,較去年的1.15萬億美元多,更較淨供應2萬億美元為多。
可以肯定的是,優質國債「搶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報告指,獲評級機構列為最安全的債券規模,由金融危機前的10萬億美元減少至6萬億美元。同時,歐美金融監管規例要求銀行持有更多最高評級債券作為虧損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