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資機構掀起唱淡中國浪潮,除高盛、瑞銀等發表報告看淡A股外,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惠譽及穆迪分別調低中國評級及評級展望,國家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昨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撰文,批評近期「唱空論」誇大內地部分行業與企業債務問題,在抨擊地方債問題的時候,忽視巨額負債其實是源於投資,不是如同部分歐洲國家那樣源於寅吃卯糧的超前消費。
梅新育直言,中國經濟運行中存在「薄弱環節」,但問題並未達到足以動搖宏觀經濟穩定性的程度,以遭受抨擊最大的地方債問題而言,唱空方只看到中國地方政府的巨額負債,但沒有看到其負債是源於投資,不但可以形成大量資產,還可取得巨大的現金流。由於中國巨額外匯儲備基本上消除貨幣危機帶來的貨幣錯配風險問題,只要合理搭配,避免期限錯配,中國眾多產業的高負債就不是問題,而是正確選擇。
《人民日報》昨日同時引述市場分析認為,各種迹象顯示熱錢要進入股市,近期國際機構唱空,可能旨在打壓股市伺機撈底,認為五月份股市存在先抑後揚可能。
事實上,中證監在上周五的記者會上,強調未見有外資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大規模沽空A股。公開徵求意見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修訂稿,擬將股票基金的倉位下限,由60%提高至80%。高盛高華發表報告認為,提高股票基金的倉位下限,變相令入市資金增加,惟根據中證監的統計,目前僅13%的基金倉位低於80%,料措施僅帶動約230億元人民幣的潛在買盤,對A股影響溫和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