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監管強硬內銀難憧憬

筆者上周三提出,內銀股去年盈利雖創出佳績,但影子銀行風險(理財產品曲線放貸)、非銀行貸款佔比增加及利率市場化令行業發展有變,前景未可過分憧憬(詳見上月廿七日見報的《內銀前景非一帆風順》)。

言猶在耳,上周四中國銀監會便出手加強監管銀行理財產品,令內銀股出現小股災,其中股份制銀行最傷,民行(01988)於上周四及本周二連續兩日急瀉。

事實上,不少內地銀行為規避貸存比率及信貸額度限制,透過將企業貸款等信貸資產打包成為理財產品,向客戶銷售,以達到曲線放貸的目的。由於理財產品列入銀行資產負債表之外,較少受銀監會監管,埋下風險。其中最大的風險為期限錯配,理財產品期限較其背後所支持的貸款項目為短,一旦資金大規模撤出,將導致大量貸款頓失資金支持,造成流動性危機。為免風險愈滾愈大,銀監會確有出手監管的必要。

新監管規定理財產品之資金投資於非標準債權資產(如信貸資產、信用證等表外資產)的比重必須控制在理財產品餘額的35%,或佔銀行總資產的4%,孰低者為上限。對於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非標準債權資產,銀行必須以一般貸款做法,撥歸表內資產,於一三年底按照風險加權資產要求入帳,令核心資本充足比率下降及貸存比率上升。據了解,大部分中小型銀行的理財產品中非標準債權資產餘額已超過35%的上限,而部分亦觸及4%的警戒線。

民行信行打擊最大

由於不少理財產品投資年期較短(一般少於一年),相信大部分產品可在新規定限期前自動到期,令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僅小幅下降,貸存比率亦料會小幅上升。但對資本較弱、貸存比較高的中小型銀行而言,其放貸能力難免會受到限制。此外,銀行未來發行理財產品的規模亦會受到約束,進一步損害其盈利能力。當然,長遠而言,中央加強監管銀行業有助防範風險,避免出現中國版的雷曼危機。

在本港上市的內銀股中,民行及信行(00998)所受打擊最大,因兩者的非標準債權資產佔理財產品或/及總資產比重已超越監管規定。相比之下,大型內銀較穩健,以建行(00939)表現較佳。惟筆者估計,其他銀行業監管措施料陸續出台,將繼續打擊內銀的投資氣氛,吸納內銀股作長線投資毋須急於一時。筆者亦不厭其煩地重申,內銀的盈利能力雖高、股息率亦吸引,惟隨着中央監管風險增加、非銀行貸款佔比增、利率市場化推行,內銀股的風險驟現,投資者實不易過分「老定」!

新鴻基金融高級證券分析員 李惠嫻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