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hare:港股太平是福

上周美股道指在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終止連續四周升勢,但整個星期計也只是微跌0.014%,距離歷史高位只跌了34.8點。相反,港股恒指已連跌兩周,滙控(00005)股價在歐元區金融危險重燃的憂慮下欲升無力,恒指距離二月初高位下跌了1,829.4點,最大問題是港股完全缺乏上升動力。

筆者雖然對今年股市充滿戒心,但相信年內恒指可再次衝擊24,000點,因此筆者鼓勵身邊朋友毋須灰心,市況可隨即逆轉,耐心等候市場情緒由悲觀轉為樂觀,到時才趁高減持。

保單利潤複式增長

中國太平(00966)公布去年股東淨利潤每股0.55元,按年增長71%,股東淨資產為每股8.11元,按年增長19.4%,股東應佔內含價值按年增長28.7%。

今天,筆者主要分析集團壽險業務表現。期內壽險業務毛承保保費按年增長18.14%至448.075億元,於內地壽險市場佔有率由3.3%提升至3.7%,排名第七位。當中,首年業務保費按年上升2.04%至185.74億元,繼期保費則大增33%至262.34億元。以渠道分析,利潤率較高的個人代理保費佔總規模保費比重由37.99%提升至40.71%,個人代理保費佔首年業務比重由24.01%輕微增加至24.03%。

為何每年二十多巴仙的個險新保單能支撐四十多巴仙的總保費呢?關鍵在於長年期保單的複式效應。以繳費方式分析,首年期繳佔首年業務比重由40.56%下跌至39.13%,再細看個險首年期繳保單,20至29年期佔比由50.1%提升至51.9%,但30年期以上佔比由7.7%下降至5.2%,10至19年期佔比更加由30.8%大幅下降至22.8%,取而代之3至9年保單佔比由11.4%大升至20.1%,希望只是集團應付去年內地壽險業低潮時期的短期策略,否則對未來保費增長有負面影響。

幸好,個人首年期繳保單中,長期保障型佔比由29.6%提升至34.5%。去年是銀保業務低潮,但集團仍以銷售長年期保單為目標,銀保首年期繳保費當中,10至14年期佔比由78.4%提升至81.6%。新保單邊際利潤率由12.33%提升至12.4%,帶動新業務價值增加2.67%至23.04億元,過去五年的平均複合增長率達30.7%。

估值不高 潛力優厚

值得注意的是,集團去年把風險貼現率由11.5%調整至11%,投資回報的精算假設由4.1%調整至4.65%,二○二○年及以後年度的投資回報逐年遞增至5.0%(調整前為4.5%),以及把稅務計量基準由法定準備金更改為會計準備金計量,前兩個變動對內含價值有正面影響,稅務計量變動對內含價值則有負面影響。壽險業務內含價值在有效業務價值大增41.84%的帶動下增長35.75%至292.86億元,過去五年的平均複合增長率達33.6%。

未來展望,集團去年提出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的戰略目標,要把總保費、總資產和淨利潤翻一番。最快捷徑是通過發行新股為代價向母公司收購25.05%太平人壽權益。集團於今年有個不錯開局,首兩個月壽險和財險業務的保費收入同比分別增加65.6%及42.3%,均優於行業平均增長。以執筆時股價13.38元計算,估值相當於1.03倍內含值倍數,以一間仍充滿活力和增長潛力的保險集團,估值絕對不高,相信股價有頗大上升空間。

市場先生

有「散戶Blog王」之稱的市場先生,對國際及內地金融股有精闢獨到的研究,亦為金融股的忠實支持者。市場先生深信價值投資可達至財務自由,追隨巴菲特、格雷厄姆等大師的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