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上車負擔 政策自相矛盾

經過近一星期吹風造勢之後,龍頭銀行滙豐終於搶先宣布把新做按揭利率上調四分之一厘,之後輪到渣打,市場估計其他銀行將會跟隨,從而提高整體按息水平。目前的息率無疑屬於史上超低,不可能永遠如此,總有一天要掉頭向上,但今次加按息則肯定是金管局一手逼出來,透過加重按揭業務的資金成本,銀行願意或不願意也好,都要配合政府政策,全力壓抑置業需求,而且矛頭顯然是直指上車客。

金管局在二月推出新一輪收緊按揭措施時,要求銀行提高新做按揭的風險加權比率至最少百分之十五,因而要預留更多緩衝資本,結果當然是成本增加了,加按息補數亦屬順理成章。不過,在過去一星期,只有兩家大銀行的高層公開表示要把成本轉嫁給客戶,其他銀行普遍選擇靜觀其變,有銀行按揭業務主管甚至說,按揭已屬低風險業務,預期成本升幅有限。換言之,除非為了跟大隊,否則加息迫切性其實不大。

由於今次加息只是針對新做按揭,早就借了錢的業主,除非最優惠利率有變,否則供款利率不會變,所以真正受影響的必定是在實施新利率後才向銀行借錢買樓的人,他們不外乎是首次置業或換樓客。

不過,在政府連番出招下,包括向三年內賣樓的業主徵收額外印花稅,以及剛在上月推出買樓要交雙倍印花稅,換樓風險及難度已大大提高,相信換樓需求會萎縮,因此最受加按息打擊的,應是首次置業的上車客。

如果說金管局是透過增加供樓負擔來阻人上車,亦不是全無根據,因為雙倍印花稅講明對首次置業人士網開一面,實質稅率並無增加,因此只能從供樓負擔入手,才會對這批買家起作用。

當然,能夠通過銀行嚴格壓力測試借到錢的,面對息率上調四分之一厘,理論上仍然可以負擔。不過,對普羅上車客而言,以借三百萬元分期二十五年還款為例,每個月要多付四百多元,就算財力上無問題,心理上也必定有影響。

從中可見,政府的政策顯然是自相矛盾。不妨看看,專為首次置業而興建的置安心屋苑,以及五千個白表免補地價買二手屋居名額,「幸運兒」恐怕沒有想到,在被抽中買樓時,銀行會突然加按息。此外,即將大量登場的限呎限量一手新盤,當年賣地加入限制條款,原意是要多照顧上車需求,到推出發售時,買家的供樓負擔已今時不同往日。在多提供上車盤的同時,又變相壓抑上車需求,如不是自相矛盾又是甚麼呢?

其實,金管局幾年前也曾出手,逼銀行大幅提高新做按揭利率,為「P減」及「H加」封底,令P減三點二厘及H加零點六五厘等超低按息即時絕迹,樓價卻一樣照升如儀,今次會有分別嗎?答案是可以很不同,因為風險加權比率理論上可上調到你怕為止,而且新建住宅亦正逐漸增加,這些都是當年沒有的。

換言之,一邊是供應正在上升,另一邊則是需求受到壓抑,結果可以與當年完全不一樣,或許政府的政策目標已經改變,不只是穩定樓價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