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經濟指標 穩定至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今年經濟指標設定為:GDP增長目標為7.5%,通脹控制目標為3.5%,M2增長目標為13.0%,財政赤字目標為2.0%。去年,這些指標分別為7.5%、4.0%、14.0%和1.5%。換言之,政府維持了GDP增長目標,提高了財政赤字比重,但降低了M2增長與CPI通脹目標,既符合市場預期,又保持經濟政策的連續性。

經濟增長容易達標

從GDP增長目標來看,基本上是保持在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增長目標區間(6%至8%),把重點放在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提高上,估計未來幾年不會改變。從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形勢勝於去年,全年GDP增長達到8%以上的概率較高。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政治性周期開始,地方政府新一輪投資熱潮或掀起,增加了增長超過8%的概率。

新政府上任後,既要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更要化解當前經濟問題(擠出房地產泡沫、化解金融體系影子銀行風險),如何實現兩者平衡,是今年經濟政策考慮重點。在國際市場動盪不安下,新政府要對國內外形勢重新判斷,找出更適合的應對政策和平衡基點。

今年把通脹目標控制在3.5%,可能與去年CPI實際增長較低有關。今年CPI要達標,可能比較容易。因為全球增長復甦十分緩慢,物價處於較低水平,有些國家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防止通縮。對中國來說,儘管看上去今年通脹壓力不會太大,但風險不可低估,再加上CPI上行壓力與政治周期性投資熱潮結合,政府對控制CPI上漲目標會更關注。

貨幣政策穩中從緊

對於今年M2增長目標為13.0%,比去年低一個百分點,市場或感失望,認為貨幣政策可能收緊。其實並非如此,央行把貨幣與信貸增長控制在更合適水平,可能出於三個考慮。一是去年房地產市場逆轉,很大程度上與貨幣政策改變有關,貨幣政策不會掉以輕心。二是影子銀行風險正在增加,如果市場流動性過多,風險容易被放大。三是不停的金融創新,銀行信貸在整個社會融資中的比重不斷下降,貨幣政策控制目標重要性隨之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M2下降是自然,不僅今年會降,未來幾年下降或許成為常態,根本不用擔心M2增長目標下降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總體來看,二○一三年貨幣政策會出現穩定中從緊的態勢。

財政開支更趨積極

最後,就是2.0%的財政赤字目標的問題。去年政府設定的財政赤字目標為佔GDP1.5%的8,000億元人民幣,最終財赤為8,500億元人民幣,佔GDP1.6%。今年設定為2%的財赤目標比去年要大,意味着財政政策比去年更「積極」,這或出於兩個方面考慮。一是要增加民生支出,比如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性住房等;二是為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創造條件。

當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重點發生在一些經濟較落後的地方,中央財政要通過完全轉移支付的方式來化解這些風險,將部分財政支出責任由地方轉移到中央,不僅能逐漸化解風險,也有利於實現落後地區經濟追趕發展戰略。

今年所設定的各項經濟目標,基本上採取較穩健的方式,既要把經濟發展帶往新方向,也不會採取過度激進的政策調整或改革,減少社會震盪。所以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基本上處於一種過渡穩定期,不會有太多調整。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