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開門黑 靜觀政策風

內地股市在蛇年首個交易日,未出現萬眾期待的「開門紅」,反而下跌收場,變成「開門黑」,導致港股也像洩氣皮球一樣毫無彈力。當然,看滬深兩市的所有股份表現,普遍升多跌少,股民絕對不是一面倒睇淡。可是在多數股份皆升底下,指數仍然報跌,明顯是「權重股」或「大盤股」表現不濟所致,這類股份向來對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敏感,因此別有一番意義。

事實上,內地股市自去年底開始重拾升勢之後,近期表現已變得反覆。之前一輪升浪的背後動力,毫無疑問是源於市場確認經濟見底回升,這在其後公布的全年經濟數據得以印證。不過,在經濟見底之後,回升的勢頭能否延續下去,還得看中央政策風向。「兩會」臨近、政府換屆在即,市場對新一屆領導人的行事作風,雖然或多或少已有了解,但具體政策如何落實仍存在變數,意味着現在又進入政策「空窗期」,不如靜觀其變。

當前市場面對的最大不明朗因素,相信仍然是發展模式之爭。去年中推出的穩增長措施,歸根究柢就是重新開展大規模基建工程,在各地大興土木,讓固定資產投資再度成為經濟火車頭,既可為GDP增值,又可消化廣泛存在的產能過剩,暫時解決了燃眉之急。可是,新一屆領導人一再重申,要追求有質量的經濟,不會盲目大搞投資,意味着經濟增長需要點到即止。

發展模式改變將直接影響着投資者最關心的市場流動性問題。在各地大搞基建投資的年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財主不外乎是銀行貸款,以及非銀行信託集資和發債等。以往的經驗顯示,整體社會融資規模愈高漲,股市會直接或間接受惠。可是,如果新一屆領導人一如之前的表態,要控制融資平台規模,要嚴管影子銀行風險,那麼市場流動性便不會如期望般超寬鬆,股市要再升也不會一帆風順。

從這個角度看,內地貨幣政策也要維持緊中有鬆、鬆中有緊的格局。人民銀行在不久前發布的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再次在顯要位置重申防範通脹風險,潛台詞是經濟不宜回復高速增長或過熱,否則在各類投資帶動下,薪金、資源價格及經營成本均會上升,造成通脹壓力。由此路進,樓市調控恐怕也不易鬆綁,一方面是擔心通脹,另一方面要繼續阻截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財政這條米路,配合控制融資平台規模,防範過度投資。

市場常說股市是經濟寒暑表,但中國股市則更像是政策溫度計。由於中國經濟確實已見底回升,因此滬深股市之前的升勢,無疑是有堅實基礎支持,至於往後會在平原上橫行,抑或可以更上層樓,便要看中央的宏觀經濟政策會怎樣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