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圍樓升得勁 想置業無樂土

樓價急升令置業愈來愈困難,眼見熱門大屋苑不斷創新高價,相信很多準買家都會認為,不如選擇知名度較低的所謂「邊圍」屋苑,既非主流一線大盤,理應相對較易負擔。或許因為買家人同此心,結果是這類冷門屋苑的樓價升得更急更快,這從不同來源的統計數據可以印證。現在就算把置業目標投向三、四線住宅物業,恐怕也不容易上車,真的已沒有能讓人安居的樂土。

差餉物業估價署剛公布截至去年十二月底的統計數據,私人住宅各類單位的售價指數在二○一二年升近兩成半,這個升幅本來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市民每日都感受到樓愈來愈貴。不過,如果把政府的數據與市場上其他樓價指數作比較,便發現兩者存在頗大分別。以地產代理發布的大型屋苑樓價領先指數為例,二○一二年上升兩成一,較差估署低約三個百分點,當中的差異應是由邊圍屋苑樓價快速上升造成。

地產代理的焦點通常放在市場上最熱門的樓盤,而差估署的統計範圍相信會較廣泛,涵蓋港九新界更多不同類型的住宅物業。如果不同來源的數據均符合統計標準,政府統計的樓價升幅又比市場上的數字為高,所反映的現象便是整體樓價升幅高於熱門大型屋苑的升幅,背後相信是很多買家為了盡快置業,選擇退而求其次,令非主流或邊圍屋苑樓價升得更勁。

進一步把統計數字細分,會發現以去年全年的樓價升幅計算,新界區住宅樓價升幅高於整體樓價升幅,當中又以新界區小型單位的升幅超前最多,達五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幾個百分點的差別,背後代表着樓價十幾廿萬上落,不但令同區邊圍屋苑與熱門屋苑的樓價差距收窄,甚至有可能變得更貴,意味現在已沒有多少便宜樓選擇。

回顧過去三年,其實只有去年才出現差估署統計的樓價升幅顯著高於地產代理發布的數字。在二○一○及一一年,地產代理的大型屋苑樓價指數升幅,與差估署十分接近。這變化反映出另一個事實,就是邊圍屋苑樓價在去年才爆升,原因正是買家開始恐慌性入市,尤其是上車盤,因為他們眼見政府壓抑樓市措施無效,擔心愈遲買愈貴,又負擔不起熱門大盤,結果齊齊湧向邊圍。

樓價升幅統計數字存在差異這現象,顯示政府連番推出壓抑樓市措施,是遏不了真正用家的需求,他們對政府開出未來增加住宅供應的期票亦沒有信心,不想乾等,只好千方百計入市。由此可見,政府再推出旨在壓抑需求的措施是於事無補的,只怕令市場更加扭曲,惟有實實在在增加供應,現樓也好、樓花也好,因為有樓在手才能令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