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Android用戶上月底收到WhatsApp要付費的訊息,立即鬧爆,更嚷着要轉會。他們無非想免費使用手機即時通訊服務,但已經習慣了用WhatsApp,豈能話轉就轉!到底每年八元港幣值不值,見仁見智。但不要怪香港人孤寒,因為Android用戶不願付款買Apps是全球性現象。
根據App Annie統計,去年iOS平台Apps收入較Android平台高3.5倍。報告指出,期內iOS平台收入增20%,Android收入則大增一倍,但兩者仍有如此大差距。
時至今日,Android手機的出貨量遠遠拋離iPhone,平板電腦銷量亦追近iPad,相關的Apps產業卻未能挑戰蘋果公司,最大原因是用戶習慣。
Android手機陣營由眾多廠商組成,由入門級手機到比iPhone更貴的選擇也有。不少用戶其實是希望用智能手機,又嫌iPhone貴,最終選擇了中低檔次的Android手機。他們的心態與互聯網上取用免費資源無異,認為從Apps到資訊都應該是免費,即使要付費的Apps,亦只需簡單步驟root機就即有盜版可用。
相比之下,iOS產品定位高端市場,用戶較富裕,自然較願意付錢。加上iOS屬封閉式系統,除非將手機「越獄」,否則要用Apps只有乖乖付款。
別小看手機Apps的翻版問題。去年遊戲開發商Madfinger Games在Google Play推出射擊遊戲《Dead Trigger》,因盜版猖獗,於是定價1美元。可是用戶連一美元也不肯付,繼續下載盜版。一怒下該公司索性將遊戲改為免費Apps,靠賣虛擬物件賺錢。
Android Apps一定無錢賺嗎?未必。亞瑪遜專為Kindle Fire而設的Amazon Appstore基於Android開發,多份報告反映,同一款收費Apps放在三個平台,亞瑪遜平台的下載比例直逼iOS。
然而,當Android用戶連花八元港幣買手機短訊服務也要生要死,難怪開發人員傾情iOS平台,Apps選擇也較多。
艾雲
在財經界打滾多年後,毅然投身資訊科技行業,成為i世代,絕非為趕潮流,而是深信資訊科技對經濟帶來革命性改變,對行業動態、新產品及技術趨勢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