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貸款揀發債企業增主動權

環球資金氾濫,有業界人士指出,無限量寬大大推低企業發債的成本,而且企業發債(特別是美元債)可面向更廣泛的投資者,比起依靠銀行貸款融資,發債時機及定價有更大自主權,僅是可以免卻銀行提早追收貸款的風險,已足以成為企業近期鍾情發債的誘因。

較易鎖定資金成本

以往企業要取得資金周轉,通常會向銀行伸手,然而,隨着近年歐美債務危機不斷深化,歐美銀行向外發放貸款時變得謹慎,當中尤以歐資行更甚,反之全球央行「放水」救市,為市場營造了幾乎零息的環境,結果發債成本低處未算低,甚至低於銀行貸款利率,不僅為企業提供一個鎖定長期資金成本的機會,亦令投資者可承受更高風險,購入較高風險的長年期企業債。

據銀行界人士指出,以往只有龍頭企業如新鴻基地產(00016)、長和系等才涉足債券市場,但現時連持有內地資產的離岸企業如內房開發商等,只要投資者願意承擔風險,企業參與發債融資較以往來得更易,而且最重要的是,企業在完成一宗銀團貸款後,若銀行資金成本上升,參與銀團企業要進行再融資往往要提高貸款息率,但債券息率則視乎當時市場供求情況而定,企業融資成本或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