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爭推量寬措施(QE),狂開水喉引發資金氾濫之餘,亦令本港企業掀起發債融資風潮,由今年一月份迄今,已有近40家上市企業發債籌資,吸水高逾一千一百億元,雖然有業界認為,資金氾濫是企業「借平錢」的誘因,但更大可能是企業擔憂未來一旦經濟逆轉,故未雨綢繆先伸手「攞錢」。
據本報粗略統計,一三年一月迄今,38家上市企業發債籌資約1,155.6億元,若計入公司配股、供股及新股上市等活動,合計抽資更高逾1,500億元。灝天環球投資經濟及財富管理顧問陳寶明認為,在市旺情況下,不少企業亦希望可以趁勢籌資,以備不時之需。「好像香港發展商,會觀望政府政策(樓市)如何;而內房就會憂慮調控會否收緊,因為向內地銀行借未必借到錢。」
不難發現,在一眾發債的企業中,就有近七成為中港地產股,包括長實(00001)、新鴻基地產(00016)及九倉(00004)等藍籌地產股,而內房股更猶如「排隊撳錢」般於市場狂抽水,不少更是小型內房企業。
有房地產分析員指,以往內房股的發債息率動輒於十數厘以上,相對上目前息率更相宜,冀以平錢換貴錢,而房地產開發又屬於資本密集的行業,對資金需求較一般企業為高,加上海外融資所得的資金限制亦較小。根據地產商們所公布的融資計劃中,大部分就是用於償還債務以及新增土地儲備。
近期環球央行放水,市場憧憬經濟見底復甦下,催谷港股高處未算高,但事實上,市場上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除了中港政策風險外,外圍還包括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歐債危機、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一旦局勢惡化,包括港股在內的環球股市隨時崩盤。有分析認為,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將直接影響資本市場的投資氣氛,游資隨時出現撤走的情況,迫使企業為應對最壞情況而未雨綢繆。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指,雖然企業對今年展望已較去年為好,但仍持保守態度,不少行業包括工業、出口亦感去年生意難做,在「筍價」吸引下在市場融資,以預備彈藥,有甚麼風吹草動,應付不時之需。
不過,有金融界人士提醒需注意部分較小型企業所帶來違約風險,影響經濟前景。
交銀香港資金部副首席債券交易員朱永進稱,近期債券市場已現暗湧,債價亦有調整,投資者對於債券的興趣開始減弱,因為十年期或以上的債券,一旦面對債息回升,債價波動會很大,而且企業積極發債,債券供應已過多,料未來企業發債的步伐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