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銀行業內部自查 揭離岸市場涉操控

消息透露,銀行業在新加坡內部調查,發現有證據顯示有交易員涉嫌操控離岸貨幣市場,意味繼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操縱案後,相關醜聞蔓延至其他基準指標。

大行交易員互通消息

調查發現多家大行交易員透過電子訊息互通消息,商議向當地銀行業協會呈交的不交收遠期匯率(NDF)合約報價水平,以惠及自己所屬銀行的交易帳目。有交易員曾言:「今天我需要你幫忙,我需要較低報價。」

在亞洲NDF市場中最大數家銀行包括瑞銀、摩根大通、星展及滙控(00005),還有十四家如巴克萊、花旗銀行、瑞信等報價銀行均對傳聞不允置評。在新加坡銀行業協會(ABS)NDF報價機制下,銀行每日上午十一時呈交印尼盾、馬幣及越南盾現貨報價,定價過程跟Libor相似。

NDF這種衍生工具讓企業及投資者在新興貨幣市場進行對沖及投機,但在亞洲各國管制下,海外人士難以直接參與NDF現貨市場。NDF雖以美元進行結算,仍能左右現貨匯率。NDF在場外進行交易,沒有成交量實質數字,但料規模遠比Libor相關衍生工具小。

去年Libor操縱案曝光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隨即要求參與新加坡銀行同業拆息(Sibor)及坡元掉期利率(SOR)報價的銀行進行自我審查,及後把調查範圍延伸至NDF。

傳個別行員工「被休假」

據悉,大部分報價銀行已在去年底前向當地監管機構提交檢討報告。本月初,有指在內部調查過程中最少有兩家銀行NDF產品團隊個別員工「被休假。」

另《南德意志報》報道,德國監管機構BaFin就歐洲銀行同業拆息(Euribor)操縱案,向德意志銀行等四家銀行展開特別調查,特別調查屬最嚴重調查類別。

本港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金管局一直與海外監管機構就不同議題進行交流,同時會因應不同情況及市場發展,將新範疇納入監管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