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新三年鴻圖大志,要發展成全面的金融中心,矛頭指向商品及人民幣兩大交易,要開展「藍海策略」說來容易,港交所是否料定有過人之長,可一舉進入新紀元?論成敗現時言之尚早,但尚未打好根基就誇誇其談,三年計劃恐怕知易行難。
港交所的優勢是佔有背靠中國的天時地利,高價購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自恃的是有內地製造業客戶,實物A股ETF登陸成功,主要靠內地股市谷底反彈,今年有「三Q」:QE(量化寬鬆)、QDII2(港股直通車)及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護身,加上中國降低准企業來港上市門檻,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化,H股全流通倘實現,將令港股市值暴漲一半,今年自當財源廣進。
不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只是汪洋中的一條船,日間看中國陰晴,晚上看美國盈虧,中美好景時霑點甘露,正如內地股市近期成交飆升至逾三千億元人民幣,港股亦水漲船高。然而,金融市場動盪不休,不能見一時繁榮,就以為未來亦順風順水。
港交所長期壟斷現貨市場,不滿足於「守業」,還要「創業」,推出之改革如延長交易時間,以及期指夜市惹來不少爭議,高價購LME亦被質疑物非所值。過去的新產品鮮有成功例子,遠的有納指七雄,近的有人民幣股票,ETF除三隻A股產品之外成交疏落;作為第二大金融產品的債券市場,多年一片空白,散戶對定息產品一向有需求卻欠交易渠道,使債券成為大戶之禁臠,港交所反而欲搞鐵礦石、焦煤等大眾陌生的商品期貨,與市場結構的現實愈走愈遠。
港交所搞商品期貨既欠經驗又欠人才,以為買來一家老牌公司就可以坐享其成,問題實際可能複雜得多,舊制度根深柢固,要加服務費料將面對很大阻力,遑論坐享協同效應。
雄心壯志和心雄敗家只是一線之差,業務多元化本是好事,但如何兼顧得頭頭是道才是本領,食肆廣開分店的教訓是導致食物質素下降,心有二用且沾手不熟悉行業或是福兮禍所伏。
況且太多改革會令市場難以適應,中證監主席郭樹清上任之初亦是數日一新政,改革一年下來,反而內地股市每況愈下,A股終極反彈仍然家鄉路遙。
港交所期望三至五年後,其他產品收入可與現貨市場平分秋色,投資者且拭目以待,看能兌現多少。紐約和倫敦今日的成就並非三數年間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多年來按部就班奠定根基,港交所期望三年可踏進新台階,希望不要換來好大喜功終徒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