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理財產品「避險」法

過去筆者一向支持購買人民幣作為較保守的投資目標,也建議讀者不妨購買內地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以獲得比一般定存為高的存款收益。近期內地人民幣存款利率有所下降,連帶理財產品的息率急速下調。雖然利率高低與否,十分視乎市場以至內銀的資金水平,但總比在本港或內地單做定存吸引。

不止一次有身邊朋友問: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否真的安全?有甚麼風險?

這些憂慮不無道理,畢竟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利率比單純存款要高,高點回報,自然高點風險。最近內地有銀行違規銷售理財產品引起軒然大波,據悉是因個別理財產品出現巨額虧損引發群體投訴。中銀監因應事情的嚴重性,日前下發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排查代理銷售第三方產品的業務,一時人心惶惶。

三大原因 血本無歸

筆者看了近期有關理財產品的負面報道,總結投資者血本無歸的原因如下:

(1) 買了「假」的理財產品,即是內地銀行職員向投資者銷售的理財產品根本不存在,投資者所簽的合同是假的,合同上面的公章亦是假的。

(2) 買了不是由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即銀行只是代銷商,至於該理財產品的運作與銀行無關,但投資者卻以為是購買該銀行的理財產品,錯誤評估發行商的信用風險。

(3) 購買理財產品時唯利(息)是圖,不了解該理財產品背後是與甚麼資產掛鈎,自然也不會去考慮其背後風險。

光顧大行 睇清資產

避免上述錯誤其實不難,以下是筆者的建議:

(1) 只透過網上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對着電腦比較各項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少了銷售經理的熱情推介,更能冷靜分析產品本質。

(2) 只買大型國有銀行或其全資附屬子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對於甚麼「基金」、「信託」發行的理財產品,風險不低,要監察其經營情況更是難上加難。內地銀行競爭不少,理財產品也夠多樣化,即使出事,中央出面保障小投資者的機會相對較高。

(3) 對產品背後掛鈎的資產要有基本理解。一般保本的理財產品,主要是投向銀行間短期債務融資工具,如存放同業/拆借,也有部分是投向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信用債等債券品種。這類產品背後的資產違約風險極低,投資者面對的風險主要是銀行信用風險。至於與石油、黃金或股票價值掛鈎的理財產品,筆者認為用人民幣投資上述產品機會成本不小,風險也較高,筆者興趣不大。

希望幾點分享對讀者有所幫助。

關焯照

經濟學者,畢業於加拿大協和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香港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