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玩弄財崖 砸碎投資者心

美國財政懸崖談判一日好、一日壞,把股市、債市、匯市、金市的投資者折騰來、折騰去,情勢更複雜的是爭拗不止來自兩黨,共和黨亦鬧分裂,聖誕過後才重開談判門,但眾議院過後還有參議院,年底前達成協議難關重重。世界末日大限剛安然度過,投資市場又面臨另一個大限,投資者聖誕快樂不起來。

眾議院議長博爾納提出後備方案,使談判在關鍵時刻突然節外生枝陷於僵局,加稅門檻一百萬美元與四十萬美元是很大鴻溝,但實際爭議只在二千億至四千億美元之間,各讓一步妥協不難,例如將門檻調整至五十萬或六十萬美元便可,雙方均有下台階,惟意氣分歧卻難以收窄。

自奧巴馬十一月成功連任之後,兩黨一直顯現出合作的誠意,令市場充斥樂觀情緒。不過,一到攤牌時候就變臉,陰謀論或博弈論也好,到最後是各守底線,認為談判桌上是「零和遊戲」,誰讓步就算輸了,為的是爭取最後的發球權,使對方陷於被動一方,把否決的罪名推到對方頭上。

歷史不斷反覆重演,每次提高債務上限都要演一幕鬧劇方休,去年結果玩出禍,使美國歷史性失去AAA最高主權評級,但兩黨仍未吸取教訓。儘管財崖拖至明年初,美國經濟也不會一下子崩潰,惟不少企業為規避風險已放緩投資或暫停招聘,消費者信心受到影響,金融市場不穩定性增加,拖得愈久愈無益。

荷里活電影經常出現最後一刻方拆彈成功來牽動觀眾情緒,但在現實生活裏,投資者莫不厭惡風險。根據過往劇本,一切可化險為夷,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也說過:「如果不墮崖,美國明年的經濟情況會相當好。」投資者不免感到兩難,既以自己的財產作賭注,卻操縱在政客手裏。

美國向以本身的民主制度為榮,但兩黨政策南轅北轍,共和黨右傾、支持富人及商家、崇尚自由經濟;民主黨左傾、支持中下階層、常見有形之手干預,各控參眾兩院,美國經濟就此撕裂,亦把全球復甦的嫩芽一起陪葬。

中國股票存風險溢價,但政府的決策無置喙餘地,相反美國由政治掛帥且凌駕在經濟之上,就算財政懸崖得以解決,下一個提高債務上限問題又迫在眉睫,在在考驗投資者的忍耐力。

避免墮崖還有一些折衷方法,最大機會是達成一份短期協議,以免財政劇烈收縮,演變成兩黨的長期鬥爭。即使真的墮崖也非世界末日,即使美國主權評級再遭穆迪調低也不愁國債無買家,但這類政治鬧劇沒有贏家只有輸家,不墮崖,經濟亦會走下坡。